投資快訊
OBU授信台商業務 後市可期
前言:隨著台商僱用大陸員工結構的改變,如白領階層比例提高,勞資糾紛的數量和複雜度,也相對有日益增加的趨勢;尤其,一些白領階層的大陸員工,常藉由工作之便,揪到我台商的小辮子,進而在工作上向台商進行形同勒索的無理要求,加深勞資糾紛的複雜度。對此,我台商正本清源的做法,是正派經營、制度化管理、注重晉用員工的品德。

文:編輯部輯

去年年中以來,受大陸緊縮外債額度、兩岸金融往來法令逐漸完備雙重影響,國內銀行業界透過OBU直接授信給大陸台商的業務穩定成長,並以聯貸方式,分散無法稽核大陸台商資產的風險,銀行主管認為後市仍可期。 
彰化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經理王安石,日前在彰化銀行舉辦的「2005年OBU兩岸台商投資展望」座談會中表示,彰銀在今年以前,多透過聯屬企業(國內法人)共用授信額度或海外法人等間接方式,對大陸台商放款,但今年以來,受惠國內法令完備,加上大陸持續壓縮外債額度、台商在大陸籌資不易等因素影響,開始成功直接對大陸台商授信,雖然件數仍屬「個位數」、金額也不大,但件數穩定慢慢增加,詢問率也很高,銀行主管評估這部分業務將持續成長。 
王安石指出,根據法令,國內銀行透過OBU直接放款給大陸台商,仍限經濟部投審會核可到大陸投資的台商,但由於稽查大陸資產不易,多數國內銀行傾向以聯貸方式分散風險,由銀行團將2,000至3,000萬美元的貸款案,以一家銀行撥款200至300萬美元的方式進行,並參考國內母公司營運情況,慎選客戶,放款仍屬謹慎。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OBU部門主管表示,中國商銀手上也有不少直接授信大陸台商的案子,「確實潛力不錯,愈做愈順」。這名主管指出,中國商銀近來已成功直接授信的案子,包括燁輝的蘇州鋼廠、中橡大陸鞍山廠;其他包括傳統業、電子業及材料業都有,但金額不便透露。 
金管會日前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至今年三月底,國內銀行透過OBU直接對大陸台商授信金額僅有4.65億美元,業界普遍認為市場仍大,加上大陸宏觀調控仍然持續,「等於給了台灣的銀行一個機會」,值得開發。(摘自2005.05.06.經濟日報)

Top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大陸經貿事務委員會
地  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
電  話:(02)2703-3500轉138  傳  真:(02)2703-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