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部輯
大陸中國人民銀行於94年7月21日宣布,自21晚間7時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調整為8.11元,升值2%;並調整匯率形成機制,由釘住單一美元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實施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為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邁出舉世矚目的第一步。
這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大陸首次對人民幣匯率和匯率制度進行重大調整。
人民幣是中國大陸的國幣,卻是全世界關注的問題。馬來西亞日前宣布放棄釘住美元匯率,向人民幣看齊,日圓也跟進大幅攀升。大陸台商則加快步調,改借美元,增加人民幣資產。
大陸人民銀行七月廿一日在官方網站公布這項重大訊息。人行指出,人民幣匯率七月廿一日起,不再釘住單一美元,人民幣昨天兌美元匯率為1美元兌人民幣8.2765元。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浮動範圍仍在人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3%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在人行公布的該貨幣中間價上下一定幅度內浮動。
兩岸金融學者一致認為,「人民幣升值只是一個開端」。東華大學教授高長說:「往後人民幣匯率升多貶少。」大陸金融學者易憲容則預測,「人民幣短期內不會再升值」,但不意味未來不會再攀升。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換匯點折價不降反升,反映市場依然看漲人民幣。
人民幣匯率參考一籃子貨幣的範圍,外界相信將不脫美元、歐元、澳元、英鎊、日圓、加元、瑞士法郎和港幣。因為大陸匯市原本只允許人民幣兌換美元、歐元、港幣和日圓四種外幣交易;但大陸外匯管理局在五月十八日准許增加八種外幣外匯交易,這些都是與中國大陸貿易往來密切的國家和地區。
人行在發布的新聞稿中強調,匯率改革必須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三原則,主要考慮總體經濟穩定、經濟成長和對就業三個層面的影響,雖然短期內會對經濟成長和就業產生一定影響,但總體上是「利大於弊」。七月廿一日宣布升值2%的幅度,是根據大陸貿易順差和結構調整,以及大陸企業調整結構的適應力。
新聞稿中也說,改革匯率形成機制將產生「七個有利」的效果,包括:有利貫徹以內需為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資源配置;有利增強貨幣政策獨立性,提高金融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有利保持進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貿易條件;有利保持物價穩定,降低企業成本;有利促使企業轉變經營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有利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提高利用外資效果;有利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即指大陸國內與國際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提高對外開放水準。
(摘自2005.7.22經濟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