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快訊 (158期)

台資時尚產業 打造上海品牌

文:編輯部

經過上海最繁華的商圈淮海路,「TONY WEAR」醒目的店招立刻映入眼簾。上海朋友說,「湯尼威爾是上海白領階級最喜歡的品牌之一」。對於「F產業」(fashion)來說,品牌行銷與定位最重要,也因此,范怡文服飾「BIANCO」、王文宗的內衣「歐迪芬」等,才能為台資時尚產業在上海以至於整個大陸市場開創一片新的天地。

TONY WEAR 白領階級最愛

「我們要做大陸品牌的代言人」,經營「TONY WEAR」的台南企業集團大陸總部負責人、總經理陳福川說,「1993年進大陸後,發現大陸沒有品牌是很可惜的;在F產業上如何創造亞洲人品牌,顯現非常競爭力,是我們的使命」。
陳福川說,「進入大陸後,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是企業非常競爭力,第一個十年,我們把目光放在沿海,將主力放在如何切入這一巨大市場的營銷鏈,但始終認為,自創品牌,摒棄亞洲人沒有創新風格的觀感,建立一個具有特色風格的品牌最關鍵。」
「『上海風格』已成為TONY WEAR品牌的一大特色」,陳福川憶起首次到上海的情景說,住到外灘邊上的海鷗賓館,讓他見識到「萬國建築博覽會」的風采。他認為,「可將品牌定位為上海風格,既具上海傳統與現代並存、東西方融合的精髓,有個國際品牌名稱,又能滿足中國人對西方產品的追求慾望。」
近五年來,TONY WEAR已建立全大陸代理體系,並將標準店鋪經營整體作為產品輸出。至今,延伸出三個子品牌,強調個性化的TONY,運動服裝的TONY SPORT,及年輕訴求的TONY JEANS。同時,與國際知名品牌NEWMAN及CAMEL成為策略性夥伴,建立歐洲市場營銷通路。

BIANCO范怡文 標榜有個性

「時尚並不一定就是流行,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在流行中闡述個性,將個性元素融入流行中,這是BIANCO品牌的設計原則」,前台灣歌手范怡文談到被上海民眾定位為「中高檔女性服飾」的自家產品時說,「每當上海市政府舉辦尾牙或慶祝活動,我總是被安排坐上主桌,這不是因為BINACO已成為大陸最大,而是因為我們的品牌被認可。」
每一品牌的誕生,背後都有一段美麗的故事,從中可感悟成功背後的艱辛和浪漫過程,「BIANCO范怡文」也不例外,它的品牌領導人便是一位在演藝事業巔峰期急流勇退的美麗女性,突破傳統思維限制因此成為其服裝品牌的特色。事實上BIANCO(義大利文為「白色」)初創品牌時因定位不清,與設計師意見相左,嘗了六、七年的敗績,也繳了不少學費,直到近三年,范怡文才重新找到定位。從桃園一個小小店面,到如今上百家服飾連鎖,范怡文不僅成為中大陸時尚品牌代言人,也走出了一條很具創業特色的路。

歐迪芬內衣 創新吸引客人

「攻城掠地,是企業生存的基礎,而要永續經營,做百年老店,必須有自己的品牌內涵和特色」,歐迪芬董事長王文宗說,商品創新和活動推廣是歐迪芬企業經營的特色,提煉中華文化的經典元素,和歐迪芬內衣設計相結合,一直是歐迪芬品牌內衣十數年來的主要目標。
做為一名較早進入大陸的老台商,王文宗經歷大陸內衣市場千帆競發的壯觀場面。然而,從1993年到現在,很多台港內衣廠都折戟沉沙,他認為,一方面,很多內衣廠自恃台港市場成熟較早,只想利用大陸低成本回銷賺錢,未專注內銷市場,失掉佔領市場的好時機;另方面,一些內衣廠對大陸市場估計不夠,戰線拉得太長,最後顧此失彼。
「正因歐迪芬的步驟較謹慎,同時採用聚焦中心城市的主要策略─以北京為主,輻射華北和東北;以上海為主,輻射長三角,才使歐迪芬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步。」他說,歐迪芬每年都派專業人士去歐洲看展,並和世界頂尖設計師交流合作,瞭解最新流行款式、顏色,並與大陸實際相結合。從王文宗主導的京滬幾場走秀來看,也都以中華文化背景秀出內衣的演變過程,難怪有人說他想掀起一場「內衣文化革命」。
經過十三年的發展,歐迪芬在大陸已有廿一家分公司和辦事處,八百個銷售網站,每年都以35%至40%的速度成長。今年四月,歐迪芬在北京正式發布鎖定年輕族群的新品牌Rubii(璐比),王文宗說,「只有歐迪芬一個品牌已不能滿足廣大消費者需求,除了時尚產品,還要做高端國際產品。」顯然,不僅是王文宗,也不僅TONY WEAR,台商服飾業者已逐漸從大陸打出品牌市場,並與國際尖端時尚融合,成為國際新品牌的一支生力軍。

▊台商服飾業者已逐漸從大陸打出品牌市場,並與國際尖端時尚融合,成為國際新品牌的一支生力軍。

TOP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大陸經貿事務委員會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電話:(02)2703-3500轉160•傳真:(02)2703-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