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家電廠 自營通路
文:編輯部輯
為抗衡家電連鎖通路,大陸家電製造商開始跨足經營通路,進入三、四級城市設立單一品牌專賣店,希望透過自營通路,掌握談判通路籌碼,開創生存空間。
大陸家電連鎖通路快速發展,國美、蘇寧和永樂電器三大家電通路,去年紛紛在海外掛牌上市,吸入大量資金,快速擴展。連鎖通路成長卻壓縮家電製造商利潤,引發通路與製造業的緊張關係。
業界人士分析,家電連鎖通路票期長達120天到180天,儼然是借用家電製造商資本開店,動輒對家電電器製造商收取促銷費、裝潢費等各種名目費用,壓縮家電製造商利潤。
中國經營報指出,TCL、美的、山水等家電製造商已開始跨足通路,在連鎖通路尚未進駐的三、四級城市,自設單一品牌專賣店,打破連鎖通路商的高姿態,作為通路談判的籌碼,也為自己尋找生存空間,擺脫連鎖通路的控制。
各家經營通路的策略不同。「格力」成立公司,與上萬家經銷商以合資合作股方式,經營專賣店,打造出自營通路。TCL總部在去年6月推出「幸福樹」計畫,透過幸福樹電器連鎖公司擬在全國開設3,000家連鎖賣場。隨後,美的電器透過與經銷商合作,規劃以一年時間,在大陸一級城市打造100家擁有營業面積200到300平方公尺的品牌形象店,展示產品、接待團購與政府採購。
不過,TCL和美的電器的自營通路計畫尚未一一落實。
海爾和小天鵝採取新的營運策略,海爾和小天鵝正嘗試「人單合一」營業試點行動,讓連鎖賣場促銷員成為「特許加盟」小老闆的概念,承擔每月、每日的銷售目標,也分享更多利潤。
大陸家電業發展隱含危機,中國經營報引述大陸國家信息中心市場處長蔡瑩表示,家電企業的實際利潤率僅2%,容易引發經營危機。
西門子家用電器國內銷售經理郭立新說,大陸家電通路發展如此熱鬧,根本原因是家電業產能過剩,通路卻很有限,才演變出製造商不得不支持通路展店,甚至自己跳下來開店。
國美電器品牌中心總監何陽青表示,家電製造品牌以小門市,經營單一品牌專賣店,在三、四級市場的確有空間,目前除「格力」外,其他品牌都沒有成立實體公司來管理自有通路,而是透過代理商來掛牌運作,彼此是採購關係,不算是真正跨足通路。(摘自2006.3.6
經濟日報)
▊大陸家電連鎖通路快速發展,國美、蘇寧和永樂電器三大家電通路,去年紛紛在海外掛牌上市,吸入大量資金,快速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