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快訊(162期)

大陸新企業會計準則 明年上路
 

文:編輯部輯


大陸財政部日前宣布39項企業會計準則和48項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新的大陸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接軌,將可能大幅度改變財報數據,影響利潤申報數據。新企業會計準則將從明年元旦起,由大陸上市公司率先實施,並鼓勵其他企業執行。


專家表示,除燦坤、成霖、國祥等三家在大陸股市上市的台資企業外,台資企業明年尚不須急著要符合新會計準則,若舊準則有利,仍可適用舊準則。


新華網引述國際會計師聯合會主席沃德表示,大陸審計準則和國際審計準則趨同,顯示大陸的會計業致力提高透明度和執行高水準。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主席泰迪指出,大陸企業會計準則跟國際接軌,是提升大陸在國際資本市場地位的重要一步。


財政部日前宣布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是由一項準則、38項具體準則和相關應用指南構成,將在明年元旦由大陸上市公司率先實施。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同時在明年元旦起,大陸境內會計師必須全面遵守。


大陸新企業會計準則有四項重要變革。一是存貨管理。新的存貨準則取消「後進先出」,一律改以「先進先出」法記帳。二是資產減值準備提撥,新資產減值準則規劃,計畫提撥的減值準備不得轉回,用意是要避免上市公司大幅以減值提撥來調節利潤。從實際情況來看,一些公司的減值準備甚至超過淨利潤,這些公司如果無法轉回減值準備,潛在利潤再也無法浮出水面,利潤會大受影響。

 
第三是債務重組方式,新辦法規定,債務人的債務重組收益計算為營業外收入,對於實物抵債業務,引進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無力清償債務的公司,一旦獲得債務全部或部分豁免,收益將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


第四是在企業合併會計處理有大變革。內容包括:企業合併的對價,採取雙方討論認可的公允價值,避免利潤操縱,不再使用「帳面價值」。其次,合併報表基本理論,從側重母體,轉為側重實體理論。合併範圍重視實質性,母公司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納入合併範圍,不再侷限股權限制;再者,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價值計算,從表外移到表內,必須把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納入報表當中。(摘自2006/02/16 經濟日報)
 

TOP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大陸經貿事務委員會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電話:(02)2703-3500轉160•傳真:(02)2703-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