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快訊(164期)

山東棲霞大手筆造台農創業園
 

文:編輯部輯

在今年4月15日舉行的兩岸經貿論壇閉幕式上,大陸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陳雲林宣佈了大陸方面將進一步採取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惠及台灣同胞的15項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為進一步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在現有五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的基礎上,批准在福建省漳浦縣、山東省棲霞市設立兩個台灣農民創業園,目前像這樣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全中國大陸僅有兩個。

設立台灣農民創業園

目前到大陸投資的台灣農業企業已超過5,000家,實際利用台資近40億美元。海峽兩岸農業有著良好的優勢互補特性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從1997年起,大陸國務院批准幾個省市設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而棲霞市台灣農民創業園則更打開了台灣與山東農業合作的新視窗,結合雙方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為推動兩岸經貿合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台。


棲霞市隸屬煙台市,是大陸最大的蘋果生產基地,農業產業優勢強大,農業技術先進,棲霞農產產值高,區內盛產無公害蘋果、食用菌和蔬菜。棲霞市本身有完善的產業基礎,產業特點突出,加上交通便利,很適合台灣農民投資創業,大陸方面是在多次考察對比的基礎上,選擇了棲霞市作為台灣農民在大陸北方創業的一個基地。大陸這次選擇在福建漳浦和山東棲霞設立一南一北兩個台灣農民創業園,除希望給台灣農民一個產業環境一致的地方,也能幫助他們拓展產業空間,開拓大陸北方市場。


台灣農民創業園將建在棲霞市桃村鎮東部,根據總體規劃,佔地面積約2,500畝。桃村鎮具優越的地理位置,它位於膠東半島腹地,處於煙青威三個沿海開放城市及福山、牟平、海陽、棲霞、萊陽、乳山六市區的中心,是重要的交通樞紐。距煙台萊山機場25公里、煙台港42公里、青島機場130公里、青島港150公里。


正在開工建設的「青煙威輕軌」,又把桃村納入了膠東半島「1小時經濟圈」,從而使桃村具有四周輻射範圍大、周邊需求拉動大、交通承載能力大、自身發展空間大的最佳區位,在膠東具有獨特的比較優勢。大陸之所以在桃村選擇建立一個台灣農民創業園,就是期望通過技術合作,實現台灣農業技術與大陸農業資源的結合,而台灣擅長機械種植,兩地農民相互交流,勢必能互惠雙贏,共同發展。


桃村鎮是棲霞市的中心城鎮,轄有113個行政村,10萬人口,是煙台市轄村數量最多、區域面積最大、人口數量第二的中心鎮,地理位置良好,土地肥沃,勞動力資源豐富,還擁有傳統的農耕經驗。目前桃村鎮全鎮果品儲藏能力已突破10萬噸,是「蘋果之都」棲霞的重要果品儲藏流通基地。

台灣農民創業園區的特點

棲霞市桃村鎮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已於今年5月啟動,第一年計畫投資4,000至6,000萬元,3年內投資2.5至3億元。目前,農業部已委託中國農科院專家完成了台灣農民創業園總體規劃,棲霞市政府制定的優惠政策也已經完成。此外,市政府還組建專門的工作機構,全面負責創業園的領導、組織、協調工作。


園區建設依據政府指導協調、市場化運作的模式進行,可以預計經過3至5年的開發建設,成為綜合效益較高的科技先導型兩岸農業科技合作試驗區、出口創匯農業產品加工區。在市場定位上,重點開發高端、有競爭優勢的綠色有機農產品,包括種子種苗、高檔水果和花卉、高中檔加工農產品。並立足於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重點開拓南韓、日本和俄羅斯市場,選擇一批高起點、高附加值、有特色的項目。棲霞市市長李寧表示,將對進園項目在政策允許範圍內給予最大優惠。


在規劃實施上,根據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及資源環境保護的趨勢,充分吸收、引進、開發農業高新技術和新品種,尤其是農產品貯藏保鮮和精、深加工技術等,實現低能耗、低污染、無公害、高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發揮棲霞市的區位優勢,將園區建成優質農產品創匯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目前,棲霞市桃村鎮的台灣農民創業園的建設時間表已經確定,工程建設將分三個階段進行:
2006年到2007年為基礎建設起步階段,計畫在原來桃村鎮工業園區的基礎上,全面啟動核心區的各項設施建設,其中包括道路工程、配電工程、供水工程、排水工程和綠化工程等。


2007年9月到2008年9月,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將加快發展,核心區的招商引資力度逐步加大,各入園企業建設佈局基本完成,創業園將逐步成為北方地區具有現代特色、地方特色和效益特色、能夠吸引台灣同胞投資興業的基地。


從2008年9月到2010年9月,創業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將進一步完善,資訊中心、科技服務市場、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將建設完成,形成配套齊全的公共設施服務體系。園區將大力發展文化、教育和科技事業,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台灣農民創業園區有不同於傳統海峽兩岸農業試驗區的特點,創業園區區域範圍固定,建設項目集中,基礎設施好,專業化程度高,資金和技術密集性較強。台灣農民創業園依照功能區分為核心區、示範區、輻射區三部分。台灣農民創業園將集中建設種子種苗繁育、高效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農業觀光和研發服務五大功能區;另外,園區還設立了面積100畝的台灣農民生活區。其中,核心區由一個具有綜合功能的中心區和高效農業種植區、農產品加工區、農業觀光區、台灣農民居住區四個具有專業特色的分區構成,形成「1+4」模式。創業園將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藝產業、良種繁育產業和農業觀光產業。


台灣農民創業園將成為兩岸農業科技合作試驗區、出口創匯農產品加工區,成為輻射山東、聯通煙台地區的農業高科技研發基地、農業高科技企業孵化中心、農產品加工基地、優質設施農產品生產基地、外向型農業基地和觀光農業基地。讓台灣的農民、工商企業來此投資興業,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用。

 

TOP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大陸經貿事務委員會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電話:(02)2703-3500轉160•傳真:(02)2703-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