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快訊(165期)

部分放帳 已成台商主交易模式
 

文:編輯部輯


很多外資企業在中國大陸市場普遍有「大陸市場操作難,收款更難」的共同心聲。台北市進出口公會指出,台商在大陸市場採用「部分付現、部分放帳」的比重已達三成五、放帳的有7%,採取信用交易的比重達42%。


台北市進出口公會日前公布「台商在大陸信用風險調查」。公會表示,不少台商試圖在機會與風險間,選擇可以接受的平衡點,「部分放帳」已成為主要交易模式,也可做為測試交易對手信用的試金石。這項問卷發放對象為在大陸投資設廠,以及出口大陸或技術服務大陸的台商,包括製造商及貿易業者,總計回收有效問卷258份。


公會分析,大陸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放外資獨資經營分銷權後,進入大陸市場不再是門檻問題,而是「如何安全回收貨款」的問題。


公會表示,台商的放帳對象以台商比率最高,達58%;大陸民營企業居次為25.7%。在放帳天期方面,以30天最高,占43%;其次是60天的29.1%,以短期為主,以降低信用風險。


以放帳金額來看,六成七台商的放帳比例,僅占大陸市場營業額的30%以下,以保有財務的平衡與流動,降低信用缺失的風險。


在倒帳經驗上,五成五受訪台商有被延遲付款或倒帳經驗。在處理延遲付款或倒帳最有效的方式,有四成一台商認為,「善意協商」最有效,三成一認為「持續催收」有效。(摘自2006/05/04經濟日報)
 

TOP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大陸經貿事務委員會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電話:(02)2703-3500轉160•傳真:(02)2703-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