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不再 台商建廠用地難覓
文:編輯部輯
大陸國務院繼祭出房地產各項調控措施後,再從源頭嚴格把關土地取得的程序,影響層面已不僅止於房地產,把關工業用地使得在大陸經營的台商擴廠或新增用地取得都更加困難,付出的土地成本繼工資問題後也將升高,讓台商大嘆大陸經營大不易。大陸國務院日前公布關於加強土地調控的有關問題通知,提高土地徵用、徵收門檻以至建設用地稅費,未來不僅大陸開發商取地困難,台商取得工業用地也會增添難度。
大陸國務院下發的這份羅列八項嚴控土地取得作法,過去大陸媒體已陸續曝光部分內容,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總價款全額納入地方預算、提高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繳納標準、提高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耕地占用稅徵收標準,以及由國家統一制訂並公布各地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等,都將增加開發商及工業用地取得的難度。
日前公布的辦法是原則性規定,包括各地工業用地出讓的最低價標準等細節,預定稍後才會出爐。新華社解讀,這項通知著重在解決地方政府過去擅自非法批地的問題。文章指出,大陸國土資源部去年對16個城市進行衛星遙感監測發現,違法用地件數占新增建設用地總數近60%,面積占近50%,個別地方甚至高達90%,今年的這種趨勢會更嚴重。儘管經過長達三年的治理整頓,違法違規用地現象仍然大量存在,土地閘門並沒能真正把關。
國土資源部之前公布相關辦法時,上海台慶房產副總經理陳史翎曾表示,這項辦法意在提高開發商的土地取得成本,抑制開發商盲目擴充。他指出,過去在土地取得過程中,大陸確實有官商勾結的問題,造成地方「竊取國土」廉價出賣狀況,因此,由中央統一訂出原則,要求地方徹底執行,意在警告、嚇阻資金實力不足的中小型開發商,退出市場,趁此整頓市場。
工業用地取得的最低出讓標準由國家統一制定公布,並必須招標拍賣,引起長三角台商的抱怨。一名長三角台商指出,早期台商進入長三角經營時,可以便宜取得用地,現在要擴廠,要符合許多規定,用地取得不易,每畝土地的投資金額必須增加,過去地方政府也未嚴格執行公開招標程序,未來的情況並不清楚。對早期進駐的台商來說,要擴廠變成難事。
這波土地調控若能落實,除了對大陸房地產產業影響重大,用地量大的傳統製造業台商也遭受波及。雖然大陸政府意在讓土地制度朝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但台商在大陸經營確實愈來愈不易。(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06/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