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欄資訊交流投資快訊大陸傳真

19698.04.15

<資訊交流>

從「兩會」看大陸經濟布局

中國大陸日前召開了所謂的兩會,且由於中國被視為新興國家中將會最快復甦、帶動世界經濟再度成長的火車頭,故「兩會」的召開,讓許多受金融海嘯衝擊的國家,對中國大陸2009年的政策方向特別的關注。為此,本文特整理「兩會」期間與經濟相關的議題,並特別就「全國人大會議」中的《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解析,讓台商了解中國大陸2009年經濟的整體布局。

文:黃健群(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大陸組資深專員)

3月3日,中國全國政協11屆2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為中國政治生活中每年一度大事「兩會」正式拉開了序幕。在全球經濟危機持續漫延下,中國政府如何刺激經濟,成為「兩會」焦點所在。

「全國政協11屆2次會議」中的提案反映大陸經濟問題嚴峻

今年3月「兩會」中首先召開、歷時9天的「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大會發收到提案5,571件。由於全球金融海嘯效應仍在發酵,因此,政協委員的提了許多有關經濟方面議題的提案,包括擴大內需、擴大就業、減少城鄉差異、因應金融危機等方面。

此次政協11屆2次會議關於經濟建設方面的決議,大體來說都是為了因應全球金融海嘯,大致分為幾個重點,包括對4兆擴大內需方案、10個產業調整振興方案的支持,以及對金融海嘯衝擊下受影響較大的出口企業予以扶持等等,其他還包括了農村土地使用和承包經營權流轉、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能源政策及戰略的確定,以及對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等議題。政協的另一個重要的工作,即是列席全國人大會議,聽取政府的工作報告,即是由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所提出的《政府工作報告》。

「11屆全國人大2次會議」中《政府工作報告》的解析

一、2008年工作重點在因應全球金融海嘯和四川大地震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進行《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全球金融海嘯造成的經濟衰退、失業等危機,以及四川大地震等天災造成的重大損失;在其工作報告中,幾個值得關注的經濟資料如下:2008年大陸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兆人民幣,比往年增加9%;財政收入達6.13兆人民幣,增長19.5%;糧食連續5年增產,總產量為52,850萬噸,為歷史以來最高水準。此外,進出口貿易總額2.56兆美元,增長17.8%;實際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資達924億美元。

溫家寶從三個方面總結了2008年來的主要工作,分別為宏觀調控、社會發展,以及改革開放等:宏觀調控政策的調整是2008年大陸具體經濟工作的概述;社會發展政策主要在說明大陸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改革開放政策主要在陳述其改革開放策略。茲就與經濟相關的宏觀調控政策說明如下:

2008年為因應全球金融海嘯,大陸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由以往的「雙防」(防止經濟增長過熱、防止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調整為「一保一控」(保持經濟穩步成長、控制通膨於適當程度),因此,大陸政府將已調降的出口退稅率又再次提高,並且以調降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存款準備金率,暫免儲蓄存款利息個人所得稅、調降證券交易印花稅、降低住房交易稅費、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等政策來刺激經濟成長。除此之外,大陸政府並投入了5,955億元人民幣以強化「三農」工作,且同步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對生態環保提出了關注,並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

簡言之,大陸政府2008年的經濟政策,主要是為了防止全球金融海嘯所帶來的衝擊,因此,以調升出口退稅等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來保持經濟的持續成長,但同時仍未改變其產業升級轉型的整體目標,持續其「騰籠換鳥」的產業政策,力求「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耗源、資源性)的產業能夠升級轉型或往中西部遷移,這對大陸的外資或台商來說,是一個必須重視的產業政策訊息。

二、2009年工作以「保8、保增長、保就業」為目標

在進行2009年工作整體部署的報告之前,溫家寶在其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中國大陸今年面臨的困境,其中和經濟有關的包括:(1)全球金融海嘯的蔓延,導致國際市場需求繼續萎縮,全球通貨緊縮趨勢明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2)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經濟增速持續下滑,一些行業產能過剩,部分企業經營困難;(3)經濟體制、結構矛盾依然存在,消費需求不足,第三產業發展滯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能源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重,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仍在擴大。除了這三大問題,工作報告中還特別提到食品衛生安全的問題,顯然是針對這些年來大陸製食品所造成的全球危機提出了警惕。

在提及2009年工作時,溫家寶指出2009年大陸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6%以內;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漲幅4%左右;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總的來說,溫家寶以「保8、保增長、保就業」等「三保」政策,作為2009年工作總體部署的重點。溫家寶提到兩年之內實施總額4兆人民幣的投資計畫,並實行結構性減稅,擴大內部需求。在財政赤字部分, 2009年大陸中央財政赤字為7,500億人民幣,同時,國務院同意地方發行2,000億債券,全國財政赤字合計9,500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3%以內。

在2009年工作中,擴大內需和促進消費為大陸政府重點工作。溫家寶在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以增加政府支出來改善民生、擴大消費,包括加速推對自2005即開始推動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並提出400億人民幣的補貼,做好「家電下鄉」、「農機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工作,讓企業能夠增加銷售,並使得農民得到實惠。

在房地產政策方面,穩定房市及保障住房是2009年的目標,具體來說,包括投入493億人民幣解決750萬戶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和240萬戶林區、墾區、煤礦等棚戶區居民的住房問題,同時,並提高中西部地區補助標準,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範圍,實施少數民族地區遊牧民定居工程等等。此外,在購買第二套普通住房、住房轉讓等部分,則施行貸款和減稅方面的優惠政策。

特別值得注意地是,在產業政策方面,溫家寶的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產業結構的調整是2009年工作的重點,汽車、鋼鐵、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現代物流等被列為重點調整和振興規劃的產業;同時,工作報告中提到今年將投入1,461億人民幣推動科技創新,並推動裝備製造業、新能源、生物、醫藥、第三代移動通信(3G)、三網融合(廣播電視、電信和網際網路)、節能環保等產業的技術研發;除此之外,智慧財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也是2009年的重點工作。其他包括各項節能和環保工作的落實和進行,以及將為了維護大陸食品安全,將今年訂為「品質和安全年」等等,都可視為大陸政府對這幾年來大陸環境污染及食品安全問題嚴重的回應。

在區域發展方面,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中部、東部等地區的加大開發,都是2009年的既定目標。在整體戰略上,工作報告指出東部地區要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穩定出口,著力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而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則繼續扮演深化改革開放的角色,並進一步支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事實上,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長期以來即實施「先沿海後內陸」、「先城市後鄉村」、「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非均衡發展戰略,但隨著現代化的腳步,大陸政府意識到非均衡發展所帶來的貧富不均等問題,因此,便開始強調均衡發展,並以發展地區協助待發展地區,作為平衡區域發展的戰略。

結論

溫家寶在工作報告中還強調,今年大陸政府工作的原則是「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諧」新「24字原則」,擴大內需為第一位,其他包括對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也提出具體的工作方向。總的來說,大陸今年「兩會」最主要的重點仍是在回應全球金融海嘯,但同時也貫徹中共16屆5 次會中通過的「十一五」經濟規劃,特別是在「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方面,仍不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而有所改變。

「兩會」年度例會雖然並非是具體政策的制定大會,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代議制,但不可諱言,「兩會」─特別是「全國人大會議」,是觀察中國政治及其政策方向的重要場域。此次「兩會」明確訂定的「救市」政策,具體反應大陸經濟發展的困境與現狀。然而,在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後首度召開的「兩會」,其預定的工作方向,究竟會產生多少效益,則有待後續觀察。

TOP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大陸經貿事務委員會

地 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電 話:(02)2703-3500轉138•傳 真:(02)2703-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