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欄資訊交流投資快訊大陸傳真

20298.10.15

<資訊交流>

蘇北投資環境淺析

江蘇省省委書記梁保華日前率領江蘇13個省轄市市委書記、市長等黨政領導來台,各市並紛紛在台舉辦各式各樣的城市推介會及說明會,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引發兩岸討論及關注。為讓台商瞭解更多現今大陸投資狀況,本文特就江蘇投資新重鎮的蘇北地區的投資環境,進行淺析。

文:柏翰(資深媒體工作者)

大陸台商投資「內遷北徙」已經是一個趨勢,過去20年來,台資企業在大陸發展面臨了三次變遷:第一次變遷在20世紀80年代末,尤其是1992至1995年間,台商為大陸率先開發的特區政策所吸引,在廣東和福建沿海大量投資;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台商投資向長三角地區轉移;而最近兩年,台商投資正在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及北部地方轉移與擴張。在產業別方面,第一次遷徙來的台資企業多以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為主,如紡織成衣、制鞋、玩具。第二次遷徙,台商投資產業以電子資訊製造業為主。至於第三次遷徙的產業布局,出口外銷型企業仍將集中在東部沿海及靠近機場、港口的地區,內銷型企業將向中西部擴展;電子資訊等高技術產業仍將集中在東部沿海。

蘇南產業向蘇北轉移

在這樣的趨勢下,長久發展蘇南的江蘇省,開始有了新的思維,將產業布局的發展方向逐漸轉向長江以北的蘇中、蘇北,除了在人事上將蘇南的領導班子向蘇北調動,也在政策上給蘇北更多的優惠,因此,蘇北可以說是大陸台商投資的新亮點。換言之,台商投資的區域,從以蘇州為龍頭的蘇南地區,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和江蘇沿海開發戰略拓展出新的合作空間,投資地域繼續向蘇中、蘇北快速延伸,而台商在江蘇投資區域向蘇中、蘇北的延伸,顯示蘇北透過向「蘇南模式」的學習,完善蘇北的投資環境。事實上,由於蘇北、蘇南同處一個行政區,因此,在自主發展的前提下,亦可承接蘇南地區產業的轉移,因此,蘇南往蘇北產業的轉移,在江蘇首政策的扶持下,逐漸產生效果。

江蘇目前是大陸台商投資最多、台資企業最為密集的省份之一。近幾年大陸吸引的台資中,有50%以上在江蘇,其中12%以上在昆山。截至2009年7月底,台商在江蘇投資項目達16,000多個,台灣前100位的企業已有60多家在江蘇投資了300多個項目。2008年江蘇與台灣貿易總額達到339.3億美元,占大陸與台灣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以上;此外,台商在江蘇的投資趨於長期化、本土化。據江蘇省商務廳統計,已陸續有1000多家台資企業在江蘇追加投資,增資額超過40億美元,台灣也成為江蘇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六大交易夥伴。故江蘇省台資企業無論在投資數量及投資金額,都有很大的能量,因此,發展日漸飽和的蘇南產業向蘇北的轉移,不但可使蘇北、蘇南發展平衡,也使得江蘇各市能依各自的自身優勢發展適切的產業。

蘇北五市各有重點發展產業

所謂的蘇北,一般即江蘇北部的簡稱。廣義的蘇北指江蘇省長江以北的所有地區;狹義的蘇北,包括江蘇徐州、連雲港、淮安、鹽城、宿遷5個省轄市。據統計,截至2008年末,蘇北5市總人口3千萬左右,占江蘇省總人口的4成5以上。隨著發展政策不斷向蘇北轉移,蘇北各市展現了強大的動能,不斷地強化其投資環境,並以更大的力度招商引資。基於此,蘇北各市各自發展了重點產業,例如徐州的太陽能產業;連雲港的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生物環保科技產業;鹽城的汽車產業、動力機械和基礎裝備產業、高檔紡織服裝產業,以及宿遷的環保及紡織產業等等,而根據江蘇省商務廳的資料顯示,2009年台資對江蘇的投資,蘇北地區的淮安、鹽城是台商投資的重點,而又以淮安為江蘇的新亮點。

淮安台資企業的家數及投資金額逐漸成長,2005年、2006年、2007年台資企業數分別為18、42、70戶,投資額分別為1.07億美元、3.1億美元、8.05億美元,占淮安市台資企業的50%。到目前為止,淮安累計有富士康、台玻、達方電子、膳魔師、宏盛、旺旺、康師傅、華達利等300多家台資企業在此投資興業。

淮安將是蘇北地區新亮點

事實上,隨著大陸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台資正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自南向北、特別是向長三角地區轉移的趨勢,位為蘇北重鎮的淮安,積極地搭建一個與台商合作交流的平台,以「南有昆山、北有淮安,台資聚集高地、IT產業領地」這樣的口號,企圖創造蘇北發展的新情勢。淮安市市委書記劉永忠曾表示,淮安面臨著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蘇北五市整體納入長三角發展規劃等重大歷史機遇。淮安正積極策應這些機遇,依託沿海,借港出海,擴大開放,實現共贏。淮安市市長高雪坤也說,要努力為企業家營造更加開放、更加優美、更加有序、更加安全、更加舒適的環境,努力建成台商創業寶地和居住福地。

淮安的積極是明顯可以感受到的。11月中旬淮安市市長高雪坤率領由市外經貿局、台辦、淮安經濟開發區及相關縣區、企業家組成的代表團,赴台參加「台灣江蘇周」活動,在短短的6天中,淮市代表團開展有針對性的拜訪、舉辦各種層次的招商座談活動,初步達成8.5億美元的投資及增資擴股意向,並與內湖科技園簽訂締結友好園區協議、與工業總會簽訂工業合作備忘錄。淮安的產業發展計畫是非常明確的,其目標就是力求成為大陸地區最大的IT製造業生產基地,在淮安再造一個「新昆山」;而以台玻為龍頭的鹽化工新材料產業則是該市另一個引領成長和發展的重點產業。

江蘇近來重點發展蘇北地區,而其中淮安優越的條件,更為其創造有利的招商引資條件。在可以預期的將來,蘇北五市必將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而淮安的投資潛力更值得產業界的關注。

TOP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大陸經貿事務委員會

地 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電 話:(02)2703-3500轉138•傳 真:(02)2703-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