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陸勞動市場新變局
中國大陸勞動市場在過去一年間,經過「民工荒」及「富士康倍薪」事件,已造成勞動數量(工時)、勞動價格(工資)與勞動條件三大方面的重大量變與質變,相當程度衝擊了整個投資營運環境,當然也改變了中國大陸市場的魅力與競爭力。基此,本文特就大陸勞動市場的變化進行淺析,並對大陸勞動問題提出初步的解決方向。
文:林建山(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
在世界經濟海嘯期間及其後,大陸政府在經濟政策上極力加速養成內需動力並拉抬消費活力,導致對勞動力有效需求的持續擴大。而今當世界經濟已漸見走出谷底,市場景氣稍見回暖,中國大陸境內的勞動力的有效需求,乃又更進一步顯著擴大。「中西部大開發」、「4兆救市」、「建設新農村」、「城鎮化」等項政策的推進,至少已創造4千萬至5千萬個新就業機會,無異是對中國農村過剩勞動力的另一波重大分流。
大陸農業勞動力持續下降
大陸農業勞動力在全社會勞動力總量中所占的份額比重,自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間,已經從75%左右,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睽諸工業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農業勞動力比重約是介於10%到2%之間,這表示大陸農村勞動力的份額比重,還有可能再作極大下降的空間。即使在目前比重不變或不再下降,在大陸每年必需離鄉背井進城謀生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也總在1億人到1.5億人,甚至更多,此即意味,大陸農民工的潛在供給總量,或者說農民工必需進城謀生的需求,在可預見的長時間之內,應該都不會是什麼問題。
儘管說整個大陸勞動市場的供給面潛量仍然極其龐沛,但是能夠真正實質化為市場之「有效供給」者,其實還是頗受侷限的,主要障礙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陸的工資水準長期偏低,仍然無法有效補抵遷州越縣離鄉提供勞動的「移動成本(mobile costs)」;
第二,沿海工商業城市本身,大都仍然存在強大的「排斥機制」力量,仍能有效抵制外來農民工之移駐就業;
第三,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的「血汗工資體制」管理方式;
第四,經濟快速成長結果,農民工的「機會成本」已越來越大。
此外,普遍來說,目前中國大陸整體勞動市場要求的勞動技能水準也已較過去明顯提高;更加上公民營企業長時期以來都只有「使用人而不培養人」,以致現在職場上的勞動力和城市新進的農民工,都同樣面臨「技能不適用」的尷尬情境。
珠三角產業政策影響其勞動市場
中國大陸勞動市場對於勞動技能要求之所以會越來越發提高,就珠三角而言,當然與廣東省的「退二進三」和「騰籠換鳥」的積極產業升級戰略,直接有關。在中國大陸既有的各個經濟戰略發展區域的新戰略下,勞動密集型產業正快速減少,而技術密集型產業則增加速度較為緩慢,兩相互動演變的結果,一方面導致勞動力需求總數量的減少,另一方面也導致勞動力素質水準需求的大幅度提高。然則,既往所得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多數勞動市場上,對於勞動力的吸引力,也相對越來越小,即使是地處偏鄉的農民工,也不願意屈就上工。
在勞動市場上,另有一股質變力量,也正在改寫大陸勞動供需的新情境。特別是進入21世紀的大陸新一世代勞動力,對於勞動權益意識、法治意識,都較過去明顯提高,對於「簡易式勞動作業」和「血汗工廠管理」的反感程度和抵制能力,也顯然要大大超過上一代勞動力階層。這股龐大的反動力量,必然導致大陸的工資水準,很難再繼續被按捺在最低工資的水平線之下。
勞動意識改變造成大陸勞動問題
其結果當然是,在大陸大市場環境中,越來越多企業無法順利招足必要數量的勞動力,更不容易僅僅在用較低工資及較差勞動條件,就有辦法繼續來穩定留住既有的勞動力;勞動成本既因此而被加速推升,而企業本身的「產業利潤」及「經營利潤」也面臨必須向上提高的龐然壓力;此其同時,員工勞動技能水準的被檢視與被要求的壓力,亦同樣循環向上加壓。以致是我們現在可以輕易看到,中國大陸勞動市場上越發普遍的大量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現象,究其本質,根本就是一種「用工荒」和「技能荒」的更基礎問題。
從地理區位角度看,大陸中西部的勞動就業機會正在相對增加,但東南部的勞動機會則相對減少。隨著中國中西部地區產業投資條件的逐漸改善,不少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出現逐步向中西部轉移之趨勢。近年來,因為大陸經濟格局的升高擴大,中西部的經濟成長更呈現加速度現象,其經濟社會的進步成長,無疑更能吸納越多的離鄉打工的勞動力,一波波向中西部轉移。據統計,2009年內蒙古GDP以17%的成長速度,在大陸各省市區域中拔得頭籌,湖南省成長達13.6%,經濟生產毛額也擠入全國十強之列,安徽省則成長12.9%,而且是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上升,其他一些省份也都有不俗表現。
此外,近年來大陸中央政府積極調整經濟社會政策,加強對「三農」增加投入,尤其是近期的「城鎮化」戰略、「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傳統上一向由國家壟斷的行業」的重大改革政策,也促使在地務農所得或就地打工的所得,都相較於過去有大幅漸進的提高,農民工已越來越沒有必要趕赴遙遠的廣東等沿海城市去打工。
大陸勞動力市場將有大變革
今天從「民工荒」的惡化,我們其實已經可以明顯看到,大陸勞動力市場即將啟動一場巨大的變革。大陸「勞動力數量缺乏」已經不再是問題的主題。當前在中國大陸市場看到的「民工荒」,其實質的問題是,「民工潮」已經大規模趨於平緩迂迴,而且有「潮頭大轉向」的現象。
自從世界經濟海嘯衝擊之後,大陸內需市場的崛興,正預示了大陸新一輪經濟擴張週期的即將到來,而新一世代技能勞動力,也正在加速形成之中,如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戰略任務,事實上已經正式被提列到國家施政的重點議程。這些發生在勞動市場的量變與質變現象,所引申的重大政經課題,其實正必須交由大陸領導人作出睿智的抉擇,才能真正落實,在國家產業政策上的「加速騰籠換鳥」,同時展開新世代勞動力供需均衡發展的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