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欄資訊交流投資快訊大陸傳真

21399.09.15

<資訊交流>

如何因應人民幣匯率變化

近幾個月來,人民幣匯率並不如預期的持續升值,儘管國際市場一再表示,人民幣被大幅低估,但為避免國際熱錢炒匯,大陸官方透過政策的調控及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對此,台商如何因應人民幣的匯率變化?本文特由財務報表的觀點,對於匯率變動所造成的財務狀況的改變提出說明,而由這一些說明中,台商企業將可以瞭解匯率變動所可能帶來的財務風險與必需準備的經營改變。

文:邱志昌(淡江大學統計系教師)


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由於全球金融風暴,美元匯率大幅波動;今年4月底希臘國債風暴,歐元兌美元大幅貶值;去年下半年起,美國經貿部門對於中國人民幣的升值開始施壓,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對人民弊的匯率開使採取較大的彈性調整。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7月26日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董事會在開會中透露,他們認為人民幣的幣值仍處於大幅低估的狀態。目前,全球金融匯率的變動已形成一個多變的狀態,對於經濟的影響也會由短期的貨幣層面的變動構成長期的效應。

匯率變動影響財報

台商企業大多以出口歐美市場為生產導向,原料的進口可能來自於中國大陸或台灣,因此新台幣、人民幣與美元,歐元匯率的波動都會影響公司的營運成果。本文由財務報表的觀點,對於匯率變動所造成的財務狀況的改變提出說明,由這一些說明之中,台商企業將可以瞭解匯率變動所可能帶來的財務風險與必需準備的經營改變。

第一個層面是在跨國交易中常發生的「交易層面」。匯率之變動之所以會給跨國交易帶入風險,主要的原因是「交易確定」與「收付發生」有時間上的落差;如果是賣方在「交易確定」與「款項收支」之間,本國貨幣的升值將帶給業主交易利潤減損;如果是買方,本國貨幣的貶值將帶給業主交易的成本提高;廠商因應這一個風險的做法,是與銀行訂定遠期外匯期約或在期貨市場中運用匯率選擇權進行避險。

除了交易的風險之外,匯率變動更大的影響是來自於財務報表的變動的風險。台商如果母公司是在台灣,則每一個會計年度必需編制合併報表,台商在大陸的子公司必需將以人民幣計價的財務報告轉為以新台幣計價。跨國企業的財務報告在合併時會遇到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母公司所在地國的會計原則與子公司不同,第二個是不同幣別的轉換。前者如資產負債表中有關於土地及房屋,台商在中國大陸如以短期的方式租地建廠,則土地在台商企業中可能會以每年的費用計列;但在台灣,土地大多為公司的資產項目。後者就是要用那一種方法,那一個時間點的匯率轉換,編制合併財報。如果國外子公司獨立自主的能力強,則子公司的財務報告可以選擇當地貨幣計價,在編制合併報表時不必以母國貨幣重編前年度報表,也就無累積影響的調整項;但如果不是,則子公司以母公司所在國的幣別為計價時,會產生累積調整項,而這一個累積調整項最後會放對股東權益有加減效果。

匯率變動對台商經營的影響

在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的項目分成兩類,一為流動性較高的資產,為變現所必需,因此在處理幣別轉換時必需以即時的匯率計價。例如,每年的12月31日的兌換值計價;如果是流動性較低的資產如廠房機器設備等,因為是長期營運所需不涉及快速變現之需,因此可以以取得的時間點的匯兌計價。但在進行購併的公司則會反應經營的現值,資產設備等非流動性資產的計價最好採取編制的時間點計價,較能充份反應繼續營運的價值。

這一種以外幣轉換為本國幣的合併報表處理,會使財務報告的數據發生影響,如人民幣升值,則轉換為台幣計價的財報將會呈現股東權益增加的效果,也會使公司在市場的股價受到短線因素的加分而上揚;但以財務金融的觀點,長期而言,一國的幣值通常是「均數復歸」(mean-reversion),因此在不影響未來長期的現金流量之下,股價仍會回歸到本業的發展。

對台商影響會最大,台商企業也要特別關注的是匯率變化對經營的影響,以台灣發展的例子來說大家會更明瞭;台灣報載,因為歐元貶值,因此今年5月份賓士與BMW車進口數量創新高;台灣的車市以日系車種為主,但日本廠商長期面對日幣升值的經營方式是到當地設廠,因此台灣與美國都是日系車廠當地化的策略,因為這一種策略可以降低生產成本與售價,產品在當地消費社群中才有競爭力。

結論:國際社會預期人民幣仍走強

在金融的變動較大的時代,匯率的變動會影響經營成果與長期市占率的變化,因應交易或是財報編制的匯率風險是企業短期就要面對的,但因為人民幣、美元、新台幣等幣值的長期變化將會造成經營上的改變,我們預期如果人民幣持續強勢,則中國大陸的廠商或我們台商將會尋求到消費社群聚集的匯率穩定的國家設廠生產,若此則符合台灣消費社群的需求的台商或大陸企業,將有機會選擇台灣為在外生產的主要基地,或是往工資水平較穩定,生產成本較低廉的中國西部地區,或越南等地移動。

日前,「歐元之父」孟岱爾(Robert Mundell)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建議大陸最好的貨幣政策仍然是固定匯率制。其認為,過去的十幾年,中國大陸經濟的高速增長得益於人民幣和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因此,他認為人民幣浮動太多,對中國大陸及亞洲和全球經濟都有害,因此可以預見的是,人民幣升值將面臨更大的壓力,以加工出口貿易為主的台商,勢必也將面臨新的挑戰。

TOP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大陸經貿事務委員會

地 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電 話:(02)2703-3500轉136•傳 真:(02)2703-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