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欄資訊交流投資快訊大陸傳真

21599.11.15

<資訊交流>

掌握內銷資訊的竅門

由於「大陸最新政策及法令」是台商從事內銷佈局最重要的資訊,故從事內銷的台商對於「要如何蒐集、掌握大陸最新的政策及法令」及「應掌握那些最新的政策及法令」最為關心。本文作者以其多年來在大陸蒐集台商投資及經商相關資訊的經驗,提供台商參考借鑑,以掌握機先、創造利益。

文:袁明仁(華信統領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大陸資訊的即時及法令的出台,對在大陸投資經營的台商來說影響甚鉅。而台商究竟要如何蒐集大陸最新資訊及法令的方向及管道?甚至進一步掌握政策、適應政策,以至於用足政策?相信是所有在大陸經營的台商所關切的問題。大陸「十二五」計畫確定以擴大大陸內需市場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因此,台商更應了解,掌握資訊、切確政策的重要性,才能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更能掌握先機,創造利益。

台商應「掌握政策、適應政策、用足政策」

台商開拓大陸內銷市場應「掌握政策、適應政策、用足政策」。台商在大陸投資失敗,往往都不是輸在台商對本業的不熟悉,而是被大陸的政策給打敗了!例如:大陸實施宏觀調控,造成許多台商資金鏈出問題,被迫關廠。也有的台商因為大陸頒佈某些政策法令,以致企業陷入營運困境。

總經理室及總管理處應發揮資料蒐集彙整分析的功能

大多數台商專注在工廠內部的經營管理,對於外部的政策、法令、危機、風險等,很少有專門部門、專門人員進行蒐集資訊、解讀資訊,並提出對企業的影響及因應對策。雖然企業設有總經理室或總管理處,但總經理室人員及總管理處人員的素質、經驗、歷練及視野等往往不足以擔當此一宏觀視野的職務。而且大多數企業總經理室人員或總管理處的工作都是行政性事務居多,工作大多是在做管理部門的事,或是協助處理總經理交辦的專案工作,能夠從事高層次市場資訊蒐集分析、計畫擬定及經營戰略規劃的人很少。

設立「企業商情及資訊中心」,避免高階主管盲人摸象

由於大陸太大,各地的差異很大,如何蒐集有用的資訊,提供企業經營參考,避免高階主管盲人摸象,是當務之急。建議企業應設立「企業商情及資訊中心」,整合企業內部及外部各種有價值的資訊,提供作為企業高層主管經營決策的參考依據。「企業商情及資訊中心」必須每天提出各種最新的外部競爭情報資訊及企業內部的各種產銷資訊、異常資訊。

設立總管理處在大陸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台商在大陸的規模愈來愈大,投資區域愈來愈廣,若沒有設立總管理處來控管,將很容易失控。因此台商在大陸設立總管理處將是非常適合的。因為大陸太大,若沒有一個部門來整合全國各地的行銷資訊、工廠生廠資訊、各地經營績效資訊、各地頒佈的法規、各地競爭情報資訊,台商要行銷全中國將有很大的困難度。

台商應蒐集哪些有價值的外部資訊?

台商應蒐集對企業有價值的資訊,這些有價值的外部資訊包括:

一、大陸最新政策頒佈對本公司的影響,例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汽車產業政策、零售商業網點規劃等最新政策對某產業及某產品的影響;

二、大陸發改委、商務部、各地商委、工商管理局、海關、商檢、稅務、勞動等部門頒佈的最新法令對本公司的影響,例如汽車品牌專賣辦法、大型商業網點設立聽證制度等對某產業及某產品的影響;

三、國內外匯率動態對本企業報價、採購及資金操作的影響,例如美國及歐盟要求大陸人民幣匯率升值所採取的各種壓力措施,對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時機點及升值幅度的研判;

四、國內外生產原物料漲跌對企業採購成本的影響,例如銅、鐵、水電等價格上漲對企業生產成本的提高;

五、世界天氣變化、各地乾旱、森林大火、水災等天然災害,對農產品及大宗原物料供給及價格的影響,例如棉花、玉米等農產品;

六、大陸「十一五計畫」的節能減排目標,對大陸各地方政府官員產生壓力,以致大陸各地方政府紛紛採取一刀切的限電措施,以達成節能減排的目標,確保工作積效不被質疑,但卻造成企業停工;

七、大陸轉型升級政策及調整產業結構政策,對部分產業的投資前景造成不利的影響。例如:對某些產品調降出口退稅、對某些產業提出更高的環保要求、對某些產業要求轉移生產基地;

八、大陸民營企業、國營企業、台商及跨國企業最新的情報資訊,例如:市場佔有率、新產品上市、產品價格動態、投資動態、促銷動態、客戶評價、供應商動態、通路動態、仿冒侵權、各種行銷推廣活動、高階人員動態、授信做法。

九、蒐集影響企業生產、銷售及營運規劃等有關的經濟數據指標,並進行分析及提出分析報告,供公司高階主管了解市場經濟數據動態,作為營運規劃之參考。與生產有關的經濟數據包括:原材料價格、石油價格、工資率、匯率;

十、 市場經濟數據指標包括:與企業銷售地區有關的國家之總體經濟(例如:失業率、消費者物價指數、國民生產毛額、房價數據、新屋開工數據、零售銷售數據、通貨膨脹);

十一、蒐集及分析同業基本資料,包括:經營狀況、公司股票價值、損益情形、管理效益、利潤分析、市場動態,與本公司進行標竿比較,提供集團高階管理階層了解競爭動態,擬定改善及因應對策。

台商應蒐集哪些有價值的內部資訊?

對台商有價值的企業內部資訊包括:外包品質及交期、工廠內部各製程的品質及交期、廠商交貨準時及品質、年度營運目標、各部門缺工情形、勞動爭議問題、根據平衡計分卡(BSC)所要求的各部門各項指標、企業各項關鍵績效指標(KPI)、企業內部各種品質異常、交期異常、機器故障異常、目標達成異常、供應商異常、成本異常、客戶抱怨、庫存異常、產品開發進度異常、良率、生產量、產值、專利申請數量、人員異常動態、產品認證、產品安規申請、產銷動態、行銷動態、企業投資決策。

台商資訊及法令蒐集的方向及管道

台商如何有效率的蒐集有用的大陸資訊呢?根據行業的不同會有些許的差異,但蒐集的方向、蒐集的管道、蒐集的技巧等都是大同小異。

蒐集的方向可包括政策宏觀面、法律面、產業面、企業經營面、大陸各部門網站、大陸中央及地方條條塊塊(人大常委、人大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商務部、財政部、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環境保護局、海關總署、檢驗檢疫總局、國家稅務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各地方海關、各地方商務主管機關、各地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地方國稅局及地稅局、各地方環保機關)等各部門頒佈的法令、與企業有關的專業展覽及產品專業雜誌、管理、行銷、稅務、財務、海關及技術等專業雜誌、報紙、書籍、大陸專業網站、台灣專業網站、各種論壇、競爭廠商相關動態情報資訊。

台商資訊蒐集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台商在大陸蒐集資訊的成本很貴,因為大部分經過分析加工後的資訊都是要付費才看的到的。很多免費網站的資訊以及當地地方政府的法令網站,其資料往往未及時更新,放的是一些過時的資料。因為很多網站及當地政府往往也不知道哪一個法令是最新的,哪一個法令是作廢的。即使是大陸當地的官員也不太清楚,因為大陸法令更新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若無經年累月的研究某些主題,可能連許多的專業人士也很難全盤掌握。

蒐集大陸資訊若不慎重,很容易變成「你讀過的歷史已經成為地理了!你讀過的地理已經成為歷史了!」因此,台商蒐集到資料以後,要注意交叉比對及多方查證,以避免或降低資訊錯誤或陳舊的風險。在地方蒐集到的資料應與大陸中央頒佈的資料進行核對。此外,台商應長期追蹤某一主題的資訊蒐集,才能避免誤判,並進一步作為策略判斷的重要依據。

TOP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大陸經貿事務委員會

地 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電 話:(02)2703-3500轉136•傳 真:(02)2703-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