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欄資訊交流投資快訊大陸傳真

218100.02.15

<資訊交流>

成都投資環境評析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也是大陸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城市,在大陸沿海缺工問題日漸嚴重的今日,成都把握了大陸政策的優勢,不斷地擴大招商引資的工作。特別是,為推動四川投資環境的改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的國際運作能力,「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也在政策的扶助下,於2010年年底獲大陸國務院審批設立。基於上述諸多利基,以及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十二五階段,成都值得台資企業進駐布局,故本文特就成都投資環境進行概述,並就其未來發展進行評析。

文:何欣茹(NGO工作者)


2011年兔年開春之後,台資企業在四川的投資又增上一筆,總投資5億美元、綜合產能達4000萬台以上的緯創集團成都製造基地項目,已正式在成都開工建設,為四川的電子資訊產業開創了一個值得注意的投資高峰,這是繼去年富士康在成都開工建設並投資生產,以及今年1月仁寶集團在成都製造基地開工之後,台資企業在四川的新一波投資項目。

成都投資環境發展背景

從2000年1月開始,大陸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召開了西部地區開發會議,正式啟動了西部大開發的序幕。自此,西部大開發10年,帶動了成都經濟的增長,不僅逐漸改善城鄉居民的生產與生活條件,更大力加強基礎建設,成都的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在過去十年間快速增長,在2009年時生產總值已達4380億人民幣,是2000年的3.8倍。

成都是大陸內陸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根據《中國城市發報告(2008~2009)》,成都的綜合實力已排名中國大陸第4位,不僅在工業產值位居全大陸第6,在第一產業及第三產業的規模更是在西部排名第1,且生產總值更達4502.6億人民幣,位居西部地區省會城市的第一位,超越了南京、福州、濟南、瀋陽等沿海省份城市。

就大陸西部來說,成都是吸引最多外資的城市,也是外資公司投資西部的首選之地,許多跨國公司在成都都有投資,在2010年底已有189家世界500強的公司在當地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根據成都市公布的官方統計資料,成都在2010年實際利用外資額達64.1美元,外商投資實際到位亦達48.6億美元,實現了進出口總額246.78億美元,其中,出口量共計138.74美元,在大陸的中西部位居第一位,更占四川省總出口額的73.62%。

在產業發展方面,西部大開發以來,成都在電子資訊產業、化學化工產業、生物醫療產業、家具和鞋業製造產業、動漫與媒體產業、會展產業、旅遊產業,以及航空產業等,都已有基本的產業發展規模,也因此奠定了成都作為中國大陸西部中心城市以及10大城市的地位。

高科技產業帶動成都新發展

成都共設置了三個國家級開發區,包括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及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1988年即開始籌建,1991年被批准為大陸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並在2006年成為中國大陸首批「創建世界一流園區」的試點單位。近年來,成都在高科技產業的增長快速,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大陸的資訊技術產業中心之一,包括摩托羅拉、愛立信、思科、諾基亞、阿爾卡特、西門子、SAP、甲骨文、聯想、盛大、騰訊、華為、中興等國內外知名公司都在成都設有研發中心,而英代爾、中芯國際、德州儀器等公司也已在成都投資設廠。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在2010下半年後的增長與變化更是快速,主要PC代工商如富士康、仁寶等產業進駐成都,開始啟動高科技產業的大型投資。其中,富士康在成都加工出口區(西區)投入100億美元的總投資額,預計興建52條IPAD生產線,年產4000萬台;而仁寶在成都完成製造基地及總部簽約,生產項目將包括筆電、一體成型電腦、平板電腦、液晶電視等,到2011年底時,產能規劃達1000萬台;至於戴爾也在成都高新區設立旗艦機地,集合生產、銷售、客服於一體,是戴爾暨廈門之後開設的第二個主要營運中心,預期未來10年將在中國總投入超過1000億美元;除此之外,聯想集團宣佈投資1億美元在成都建設西部產業基地,預期在2011年投產營運,一方面改善聯想目前產能不足的情況,另外一方面更著手研發整合西部市場,透過成都西部產業基地的設立,把握發展機會。

當富士康、仁寶、緯創等台灣代工企業皆加速入駐四川,也反映出近年全球經濟地圖變遷的大格局下,中國大陸西部勞動力低廉的發展優勢,正吸引著勞動密集型產業,加速製造業大量西進的趨勢。

成都高新區為大陸西部地區經濟新座標

在成都產業發展的地理區位中,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據大陸科技部2010年公佈的國家高新區評價結果,成都高新區的綜合排名列全中國大陸55個國家高新區(含蘇州工業園)的排名第4位,而可持續發展能力更是排名全中國大陸第2位,至於知識創造與孕育創新能力、產業化與規模經濟能力也排名全中國大陸第4位,成都高新區掌握了中國大陸西部大開發政策以來的發展機遇,成都高新產業技術區以積體電路、光電顯示、軟體及服務外包三大產業集群為主要的發展方向,入選了2010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經濟園區」之一,排名全中國大陸第3位,居於中西部開發區之首。
成都高新區已經成為大陸西部地區的「經濟新座標」,2009年以來,成都出口加工區進出口總額已達到64.2億美元,增長35.2%,居中國大陸中西部(含東北)出口加工區第一位。因此,目前在中國大陸實施的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也推動國際高科技產業不斷向中國西部地區發展。

電腦產業將是成都發展的主軸

日前,中國大陸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即表示: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十二五」發展中,電子產業將是四川的主要方向,預期將在現有基礎的優勢上,全面將四川打造成為產品種類齊全、產業鏈完整的世界級電子產業基地,促使成都廣泛聚集與電子資訊相關聯的產業,形成完整的配套產業鏈。

因此,對於台資企業來說,在開發大西部的整體戰略下,相對其他省份,台資企業普遍認為四川在科學研發教育與能力、人才和產業配套等條件較為優越,尤其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與相對低廉的人力成本,因此,許多重量級的台資企業紛紛西進四川,預期將使得四川電子產業在全球電腦市場占有舉足輕重的角色。除了台資企業之外,加上聯想、戴爾在成都的產能,預期到今年10月,成都將擁有1億台電腦的生產能力,屆時成都的生產率幾乎將占全球電腦總產能的兩成。

成都成為台資企業產業轉移與投資的新據點

對於台灣IT產業而言,台商向大陸內陸與中西部轉移的步伐明顯加快,尤其是西部地區的成都以及重慶雙城,已經成為繼東莞、昆山之後,又一個台商高科技產業製造中心與IT生產基地,包括鴻海集團的LED液晶電視、液晶模組、LED背光模組等面板生產線,而台灣IC 設計大廠聯發科技公司在成都成立聯發芯公司,以及台灣奇宏科技公司(全球最大桌上型電腦CPU散熱器供應商)與成都高新區簽署投資合作協定,計畫在成都投資7200萬美元等投資項目,電子業的投資熱潮帶動了成都的產能與經濟規模。

伴隨著電子產業投資在成都的快速增加,台商也開始在其他領域進行相關投資,像是去年11月,台灣華固公司即投資3500萬美元,購買成都萬誠多寶置業公司超過半數的股權,正式進入成都地產業。由此可以觀察到,成都不僅是台灣IT產業投資轉移的新基地,也勢必成為台商全面佈局內陸的新選擇。

未來成都大力推動保稅區與西部物流中心

在政策的扶助下,大陸國務院已於2010年年底正式審批設立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由現有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區、成都保稅物流中心整合擴展而成,藉此積極推動四川投資環境的改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的國際運作能力。

在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內部,總規劃面積達到了4.68平方公里,不僅涵蓋了正在建設的富士康南片區項目所在區域,也有已經英特爾、德州儀器、莫仕連接器等30家企業入駐,投資總額22.3億人民幣。成都預計透過此保稅區的設置,啟動綜合保稅區、口岸、機場等連結各方的系統建設,一方面透過推動電子申報和電子審批,提高通關效率,促進成品的運送效率,另一方面,一個完整的西部物流中心也在成都的規劃當中,目前規劃要加快成都之航空、鐵路、公路物流等樞紐建設,為三方物流開創有利條件與良好的發展環境,建設西部物流中心和全國物流體系已成為成都要加強推動的重點方向。

整體來說,成都和重慶都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城市,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十二五階段,台資企業可在成都、重慶的布局,值得進一步觀察。

TOP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大陸經貿事務委員會

地 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電 話:(02)2703-3500轉136•傳 真:(02)2703-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