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大陸節能環保產業的新動向前言
在「十二五」期間,大陸將加強重視環境政策的制定,事實上,對此若不再積極控制,當未來十年大陸的GDP增速為8%,能源需求增長到53億噸標準媒,較2010年再增加20噸後,環境問題勢必更加棘手。
文:柏翰(資深媒體工作者)
近年來,大陸以能源消耗年均6.6%的增速,創造了年均11.2%的GDP成長率,在「十五」期間,大陸的污染物總排放量就已增加50%,遠遠超過大陸的環境承載能力。根據國家能源理事會的統計,大陸已經超越美國成為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大陸的GDP僅為美國的37%左右,但能源消費量卻與其差異不大,而相對來說,大陸的GDP與日本差不多,但能源消費量卻是日本的4倍,能源浪費的情況相當嚴重。
面對能源超載的嚴重性,在「十二五」期間,大陸以節能減碳做為調結構、擴內需、促發展的重要發展方向,日前通過「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要在未來五年將推進10大節能減排重點工作,設定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畫及節能目標,遏制主要汙染量的排放幅度與能源消耗強度過度增加的問題。對此,本文將探討大陸在「十二五」期間的環境政策方向,分析環境產業在大陸環境政策下的發展潛能,以此展望兩岸在環境產業的合作性。
根據大陸「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畫」,「十二五」期間,大陸將落實節能減排的稅收優惠政策、推進資源稅費和環境稅改革、調整進出口關稅,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產品出口,並大力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預計在工業、建築及交通、生活節能等方面,全面啟動節能減碳的約束性指標,並投入220億元人民幣發展12大領域重點科技,其中,以水汙染防治領域的投資金最高,擬投入50億元人民幣;至於大氣汙染防治領域,也計畫投入30億元人民幣;而土壤汙染防治和固廢則預期各投入20億元人民幣。根據估計,至2015年時,大陸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可望超過三兆人民幣,占GDP比重約8%左右。
貳、節能減碳為「十二五」重要目標
針對節能減碳的重要目標,大陸預計推動以下措施:
首先,大陸將合理控制各地區在「十二五」期間的能源消費總量、單位GDP耗能,以確保碳排放強度下降,並減少主要污染排放總量。對此,將對各地方節能減排、降低碳強度和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之情況進行評價考核,並納入政府績效管理,以確保節能減碳的具體成效。
其次,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過度增長、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也是「十二五」的重要目標,以此建立節能環保低碳的產業體係、發展可再生能源、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甚至更要透過大力發展服務也與戰略型產業,優化產業結構與能源結構。
第三,透過實施節能環保減碳重點工程和示範工程,建立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工程和節能管理建設工程,促使城鎮建立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工程,發展完善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和脫硫脫銷工程。
????第四,大陸在「十二五」期間將大力推動節能減碳為全民運動,不僅針對企業宣導節能減碳行動,在建築方面將推動綠色建築與太陽能工程,至於交通方面,則要施行車、船、路、港千家企業節能減碳專項行動。以低碳試點的模式,編制低碳發展規劃,建立具有區域發展特色的低碳發展模式,發展以低碳為特色的工業、建築、交通體系,擴大低碳試點的範圍。以便讓低碳技術能夠廣泛開發應用到民生環節,促進技術創新與相關環保產業的發展,創造電動車、稀土永磁電機、半導體照明、低品味餘熱利用等關鍵低碳技術的產業規模。
整體來說,如何促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產出率,將是大陸環境政策所規範的要點,尤其是從政策面所進行的獎勵與約制,包括擴大金融機構對低碳項目信貸的支持度,建立銀行綠色評級制度,以及健全節能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逐步推進碳排放市場、設置低碳產品標識和認證制度等,都將是「十二五」期間所要推動的重要項目,以期將每單位GDP的碳排放量目標下降16%,將大陸分成不同類別的地區,每區制定不同的指標施行,改善中國大陸二氧化碳排放量及環境污染所造成的環境問題。
叁、大陸環境產業的發展潛能
在節能減碳的目標下,大陸的落後產業勢必面臨被淘汰的處境,但相對來說,環保運輸、環境資源、清潔能源、低碳燃料與能源效率,則可望成為中國大陸「十二五」環境政策下的受惠族群。在今年年初獲得批准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當中即指出,工業與建築是大陸目前耗能最為集中的兩個領域,有鑑於此,工業節能和建築節能將是節能環保產業最重要的推動方向。而目前大陸的節能產業包含了工業節能、建築節能、交通節能等主要領域,其中,能耗的70%皆集中在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油加工、煉焦、化工、電力等工業領域,工業節能被看成是節能產業投資潛力最大的領域。
一、工業方面
在工業污染環境維護方面,大陸將支援建設一批清潔生?示範工程,包括污水配套管網建設能力20萬噸、升級改造污水處理規模5,000萬噸、污水處理規模9,000萬噸、新增污泥日處理能力4
.7萬噸、新增垃圾填埋日處理能力25萬噸、新增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15萬噸、新增燃煤電廠脫硝設施1.8億千瓦,並加強開展重金屬污染治理示範試點,大規模加強投資水基礎建設和水處理項目,以提升水資源的使用效率。
二、建築方面
至於建築領域的節能減排顯得更為迫切,根據2010年中國能源整體消費狀況顯示,大陸的新建築大量增加,建築能耗更是持續上升,與其他現代化國家相比,不僅鋼材方面的消耗高出10%至25%,每拌和一立方米混泥土也多消耗水泥80公斤,至於汙水回收率僅達25%,而單位面積空調的採暖與空調負荷更高達2-3倍。在「十二五」期間,低碳型綠建築、低碳型生態社區、低碳型生態城市將成發展方向,建設低耗能、高舒適度的節能建築,利用自然資源,減少能源與資源浪費,包括頂樓加裝太陽能吸熱板、雨水收集裝置,以及冷熱空氣交換器,相
關建築節能產業將成重要發展趨勢。
三、環保運輸方面
對於環保運輸方面,新能源汽車是大陸「十二五」規劃的重點產業,大陸國資委所主導的「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試圖建構大陸發展電動車產業的重要平台,最早的成員包括汽車整車製造企業、電機、電池、能源、房地產等上下游產業鏈,去年由中國南車與一汽集團啟動「電動城市公車用電機及驅動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即與「中央企電動車產業聯盟」展開實質性合作。唯目前大陸在電動車開發方面才剛起步,還處於探索與仿效外國技術階段,主要設備和材料仰賴進口,要發展出相對的市場規模的話,在電池供應商、充電站與電動車製造商方面的關鍵技術仍尚待突破。
肆、加強政策扶植,推動節能減排產業的發展
可以預期的是,大陸在環境政策的帶動下,節能減排已成重要目標,大陸環境產業可望在「十二五」階段扮演關鍵角色。但目前最需要加強的是技術的提升、市場機制、與金融制度的完善,畢竟中國大陸的節能環保產業仍處於國際分工的中下游,在國際競爭中居於弱勢,多數節能產業的發展,僅依靠仿造、代理或是購買國外技術與設備,並未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欠缺研發能力的結果,將影響整體節能產業的發展。正因為如此,大陸所出臺的相關扶持政策,對於相關節能環保產業來說乃至關重要,尤其目前發展節能服務的產業多規模較小,自有資產不足,如何建立起金融機構和環保企業的對接,讓銀行環保節能產業更靈活的貸款方式,將有助於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對此,大陸所提出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可以透過與台灣的六大新興產業充分對接,加強在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產業的積極合作與創新研發,共創節能環保產業的技術水準與產業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