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欄特稿資訊交流台灣傳真大陸快訊

229101.01.15

<資訊交流>

大陸環保大會對產業的影響

每5年召開一次的全國環境保護,是中國大陸國家層面規模最大的環境保護會議,本(第七)次大會揭示了大陸未來5年環保政策的重要方向,包括未來5年大陸城市污水處理率平均要達到85%以上,東部發達地區城市要超過90%;在空氣污染防治方面,其監測指標定為PM2.5;其他還有重金屬污染防治,危險廢物和化學品綜合管理、農村環境保護及整治等等。本文除說明大陸「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概況外,也對其對產業的影響進行解析。

文:柏翰(資深媒體工作者)

壹、大陸「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揭示未來5年環保政策

2011年12月20日在北京舉辦的「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揭示了中國大陸未來5年環保政策的重要方向。在這個會議期間,大陸環保部與各地政府及部分央企正式簽署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責任書,預計將完成5561個工程減排項目。

根據北京媒體的報導,全國環保大會召開期間,受大陸國務院委託,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與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主要負責人正式簽署「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責任書。這個目標責任書主要內容包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8大中央企業集團「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主要減排任務和措施等。根據媒體報導,目標責任書還詳細列出了各省(區、市)和企業集團重點減排項目清單,並要求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間完成重點減排項目建設。據統計,僅目標責任書所列項目,「十二五」期間,全國將至少新建1184座城鎮污水處理廠、4億千瓦火電機組建設脫硝設施及一大批造紙、印染、鋼鐵、水泥等治理工程。除此之外,根據大陸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和《國務院關於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通知》,大陸將每年組織對省級人民政府總量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告。對年度減排目標未完成或者重點減排項目未落實的地方和企業,實行問責和一票否決。

由於全國環保大會是中國大陸國家層面規模最大的環境保護會議,每5年召開一次,這次會議主要目是為「十二五」環保相關規劃定調,本來預定在11月就召開,卻一再推遲至12月,一般認為顯示大陸政府對此次會議的謹慎與重視。

貳、針對環污問題,大陸政府勢必採取更為嚴格的措施

由於失衡的產業發展造成環境的嚴重破壞,對大陸政府來說,環境保護勢必被視為較之前更為重要的工作。在「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大陸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就強調,環境是重要的發展資源,良好環境本身就是稀缺資源,因此提供乾淨的宜居環境是政府施政的重要工作。李克強提到,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時期,發達國家一兩百年間逐步出現的環境問題在現階段集中顯現,環境保護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形勢依然嚴峻,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所反彈。

事實上,隨著現代化的腳步,產業發展和環保的矛盾也日益激烈。日前蘋果供應鏈的機殼大廠台廠可成蘇州廠因「氣味」的環保問題部分停工,以及台灣27家蘋果供應鏈廠商被大陸中央電視台點名為毒蘋果,涉及污染環境,都讓企業發展和環保衝突的問題被突顯了出來,雖然亦有評論者認為這是美中貿易戰下大陸政府的藉口,但無論如何,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及生活品質,已是中國大陸普遍的趨勢。

在「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召開之際,新華社也針對中國大陸在2011年發生的重大環境污染問題做了一個專題,包括中海油多起的污染事故、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廢氣排放、湖北金環排放廢水、上海能源下屬電廠脫硫效率問題、北礦磁材旗下固安分公司重金屬超標事件、浙江開山集團粉塵超標、萬馬電纜異常廢水泄漏污染飲用水、江西銅業廢污水禍及下遊42萬人、臥龍電氣鉛酸蓄電池污染等等,這些重大的企業污染,不但破壞了居住環保、影響了民眾身體健康,同時也暴露了中國大陸改革開放30年來,重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結構失衡問題。在新華社的評論中特別指出,由於中國大陸「環境違法成本太低,讓企業往往有恃無恐」,因此,企業污染環境事件屢見不鮮。新華社評論還分析中國大陸為何環境污染事故有愈演愈烈之勢,關鍵就在於「沒有強力的機制用以『懲前』,在缺失『懲前』的狀況下,企業的污染成本與所獲利益相比,幾乎為零。既然無法『懲前』,也就談不上什麼「」毖後』,越來越多的企業隨之效尤…」換言之,大陸官方對於企業污染問題,勢必採取較較之前更為嚴厲的措施。

參、由「黑貓」轉「綠貓」,牽涉到產業結構的調整

在今年1月的時候,大陸知名經濟學者胡鞍鋼就已經表示,大陸「十二五」計畫關鍵詞就是「綠色發展」,要從全球「大黑貓」轉為「大綠貓」,台商要了解中國政策走向,才能爭取商機。依照胡鞍鋼的說法,大陸要轉變成為「資源節約型社會」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從全球最大「黑貓」,轉為最大「綠貓」。根據媒體報導,胡鞍鋼擔心中國經濟的過高成長」,他認為大陸經濟成長在8~9%就好,達到10%以上就是「世界最大一隻黑貓」,因為能源消耗或是煤炭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都會對地球造成傷害,但胡鞍鋼也說,從最大黑貓轉為大綠貓,要花10年、20年或是30年,否則就會對全球生態與氣候造成災難。

要由黑貓轉為綠貓,則必須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就如李克強在「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提到,資源短缺、環境容量有限是中國大陸國情的基本特徵,「要統籌考慮發展、轉型和環保,努力實現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李克強認為,有三件事是一定要做的:一.在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發展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同時,大力支持服務業發展,形成有利節約和環保的產業體係。由於服務業市場需求大,能耗和污染排放低,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有利於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減輕環境壓力。二.在加大政府環保投入、推進環保科技攻關、實施一批國家重點生態環保工程的同時,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力量,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技術裝備、服務管理、工程設計、施工運營等產業,增強保護與改善環境的能力。三.完善相關激勵和約束政策,使企業能夠在節能環保中增效益、有動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多贏。李克強還提到,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經濟布局時,要嚴格環境准入標準,根據主體功能區規劃,實行分類指導、差別化的經濟政策。

承上所述,在整個發展上,服務業的發展、環保產業的加強已是既定的工作,而環境保護和企業發展的平衡,更是大陸官方既定的政策方向。也就如前期所述,大陸產業發展兼顧環保已是趨勢,環保相關產業具有相當的前瞻性。根據大陸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巡視員趙鵬高在2010年7月廣州在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的發言,2009年大陸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就已達1.71兆人民幣,從業人數2700多萬人;在節能減碳的目標下,環保運輸、環境資源、清潔能源、低碳燃料與能源效率,則可望成為中國大陸「十二五」環境政策下的受惠族群。在今年年初獲得批准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當中即指出,工業與建築是大陸目前耗能最為集中的兩個領域,有鑑於此,工業節能和建築節能將是節能環保產業最重要的推動方向。而目前大陸的節能產業包含了工業節能、建築節能、交通節能等主要領域,其中,能耗的70%皆集中在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油加工、煉焦、化工、電力等工業領域,工業節能被看成是節能產業投資潛力最大的領域。

肆、大陸環保產業前景值得關注

根據大陸「十二五」規劃,在未來5年大陸城市污水處理率平均要達到85%以上,東部發達地區城市要超過90%;在空氣污染防治方面,監測指標則為PM2.5;其他還有包括重金屬污染防治,危險廢物和化學品綜合管理、農村環境保護及整治等等,都是大陸「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討論的重點。此外,環保產業的發展和扶持也將是未來5年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根據中國證券報報導,市場分析,2012年中國大陸環保投資總額可達人民幣6,000億,而「十二五」規劃期間,大陸環保展業總值預計達到人民幣4.5兆,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左右,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這些發展方向和產業的變化,都值得台商多加關注。

TOP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大陸經貿事務委員會

地 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電 話:(02)2703-3500轉136•傳 真:(02)2703-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