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欄特稿資訊交流台灣傳真大陸快訊

231101.03.15

<特稿>

福建平潭惠台措施評析

2011年6月,福建省公布了平潭綜合試驗區18項惠台措施,包括財稅優惠、用地用海、人才引進、教育文化和醫療領域合作優惠、入出境便利化、台胞比照市民待遇優惠及其他等7大類,並特別著重文創和教育文化、醫療產業。儘管平潭所給予台商的優惠,從政策面來看,十分具有吸引力,也創造了極為龐大的商機;對台商而言,藉由平潭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不僅手續簡便,也能享受到多重的優惠;但是,由於台商最為關注的投資保障協定遲遲無下文,「共同管理」又牽涉到敏感的統戰問題,導致台商多裹足不前。

文:莊鎮寧(自由撰稿人)


2011年6月,福建省正式公布平潭綜合試驗區18項惠台措施,分成財稅優惠、用地用海、人才引進、教育文化和醫療領域合作優惠、入出境便利化、台胞比照市民待遇優惠、其他等7大類措施,特別著重文創和教育文化、醫療產業。日前福建省長蘇樹林表示,將招聘千名台灣專才,釋出管委會副主任等管理職讓台灣人參與管理。透過上述方式,讓台胞進入平潭,參與到平潭的管理層來。同時,他將於今年3月下旬率團訪台,進行兩岸經貿交流。

平潭島因地理位置距離台灣甚近(距新竹僅有68海里,大約為125公里),而成為海西區先行先試的試驗地。在中共中央的政策支持下,平潭島成立了「平潭綜合實驗區」,以五個共同目標:「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治理、共同受益」積極與台灣進行各種創新合作。

壹、平潭是海西區先行先試的試驗地

平潭是中國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島嶼,1980年代是對台偷渡聖地,1996年是對台軍演前線基地,如今時空丕變,中國大陸海西經濟戰略賦予平潭對台「先行先試」實驗區,這個彈丸之地成了投資天地。

2009年5月14日,中共國務院正式下發《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2009年7月底,福建省委八屆六次全會上正式作出了決定,設立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希望建設平潭成為探索兩岸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2010年至2011年,不斷的有中共中央高層實地走訪平潭,包括王岐山、李長春、李克強、吳邦國等,亦皆期待平潭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橋頭堡,成為先行先試的試驗田、兩岸發展的試驗田。

2011年3月,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寫入中共十二五規劃和國務院正式批准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平潭開放開發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1年11月18日,正式批復《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同意平潭實施全島放開,在通關模式、財稅支援、投資准入、金融保險、對台合作、土地配套等方面,賦予平潭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更加優惠的政策。

貳、功能布局與產業規劃具台灣特色

平潭島在功能布局與分區上,對台交流的特殊性與特色相當明顯,如台灣購物街、台灣精品免稅街、台灣飲食街及景觀商務區,就是在強調平潭的台灣特色,要建立一個具有台灣特色的高品質濱海商貿區。

此外,在產業規劃方面,也積極的承接台灣高科技產業,目前冠捷電子在平潭科技園區投資了16億美元,也有其他十家台灣的相關企業進入,除了以承接台灣的高科技、光電、電子為主體外,最具有亮點的應該要算是新能源開發了,豐富的潮汐與風力資源,使平潭成為可以在風力與潮汐發電的試驗上領先全國,有計劃要開發新能源的國有企業與台資企業可以在這裡設置研發基地。

中共中央從7個方向給予平潭政策支持,如實施特殊的通關制度,採取「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模式,並相應賦予分線管理對應的稅收政策。此外,平潭還將實施特殊的稅收政策。《規劃》確定,在平潭工作的台灣居民,如果所得稅方面和中國大陸有稅負差額,該差額由福建省給予補貼,並且補貼方面不再徵收個人所得稅。這是中國大陸首次執行這樣的稅收補貼政策。此外,在其他相關政策上,平潭也率先中國大陸實施,包括:企業直接登記制、審批零收費、人民幣與台幣雙幣制、兩岸車牌允許持有、台灣建設、醫療等專業人員執有台灣證照即可執業、允許台灣電視台頻道落地和報紙發行等。

參、投資平潭的熱度持續增加

平潭作為島嶼尋求發展,就必須依靠特殊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對外開放政策要先行先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步伐要更加開放、更加自由化。諸如香港、新加坡等地區的發展現狀,無疑為平潭的未來描繪了方向,儘管自身發展條件有限,但能成為全球經濟活動中心之一,就是仰仗自由貿易區和對外開放的特殊政策支持,投資、貿易都非常自由。平潭正是需要在經貿合作自由化方面擁有較其他地區更具優勢的政策。

目前,投資平潭的熱度仍在持續當中,據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介紹,實驗區設立1年多來,已有近千批境內外客商前來考察,初步達成投資意向200多項,投資額1000多億元人民幣。在赴平潭的境內外客商考察團中,台商占三分之一以上。

2011年第一季度,平潭綜合實驗區新設台資企業9戶,總投資1.15億美元,分別占實驗區同期新設外資企業的90%和63%。目前,作為實驗區成立以來引進的第一家具有台灣背景的高科技產業專案,總投資73億元人民幣的協力科技產業園已動工建設。中華電信最近也與中國電信集團福建公司簽署「合作推進海西智慧城市群建設協議」,欲在平潭聯手共建「資訊保稅港」,10年內使之成為大陸第4大互聯網中心。

肆、台商投資平潭的契機與挑戰

平潭地理區位獨特,藉由平潭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可說是當前最熱門的議題之一,除了被大陸國務院正式列入十二五規劃,平潭綜合試驗區《關於支持台灣同胞創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措施》也更進一步落實了相關的政策細項。

如相關財政優惠依產業類別給予台商免稅、半稅、不收費與各種補貼;在工業用地用海方面,給予台商最低廉的成本優惠;為了加強台灣人民進入平潭,在海關通關的便利性也做了極大的提升,如落地簽;台灣汽機車汽車在實驗區內享有3個月臨時入境牌照;實驗區台灣居民有5年有效台胞證,1年內多次入出境,也可辦理長期居住和多次出入境待遇。在平潭辦學、設置醫療機構,建設文創園區等也都可以得到補助與支持;台灣人民子女在平潭念到高中完全免費,高端人才在平潭享有地方分成獎勵與商品屋優先購買權等。

從政策面來看,平潭所給予台商的優惠十分具有吸引力,也創造了極為龐大的商機,對台商而言,藉由平潭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不僅手續簡便,也能享受到多重的優惠,然而,台商最關注的投資保障協定卻遲遲沒有下文,「有商機沒保障」成為台商裹足不前的最大原因。此外,「共同管理」又牽涉到敏感的統戰問題與台灣本身內部的政治氛圍,這或許可以解釋:在中國大陸頻頻釋出平潭對台政策利多之後,台灣始終採取冷處理的原因。

舉例來說,以平潭意欲實行的「兩岸車牌」政策構想而言,並非只是使台灣的車牌可以在平潭島上通行,除了如何發放與認證牌照的問題外,尚牽涉到兩岸主管機關如何監管,以在台灣而言,警察局只要鍵入牌照號碼,即可得知車主的相關資料,兩岸車牌的實施,則代表在台灣的資料將必須與平潭共享,否則假設台灣的車輛在平潭發生事故或糾紛,兩岸主管機關如何在第一時間內釐清事故權責?

再者,以兩地都具有管轄權的情況來說,事故雙方將適用何地法律?其他如允許持有台灣建設、醫療等專業人員執有台灣證照即可執業、允許台灣電視台頻道落地和報紙發行等政策,其所面臨的問題亦同,兩岸是否能夠建立一相互承認證照的機制,以及資訊共享與管轄權擴張或限縮,或許平潭與台灣共建共管的議題能夠在日後的兩會議程中進行討論。

福建省長蘇樹林日前表示,共同管理關鍵和突破點在「放」,大陸考慮下一步實行「放地、放權、放利」。「放地」,就是在平潭劃定一些區域,由台灣的市縣或者機構按照總體規畫開發或與大陸方面共同開發;「放權」,就是在放地的區域裡由台灣人自行管理,在其他一些區域請台灣人參與管理;「放利」,就是要讓到平潭來的台灣人和台灣企業,以及和平潭合作的台灣市縣和機構,獲得實在利益。

這個說法其實有許多問題仍待釐清,由於平潭的相關規劃主導權仍是在於中共中央與平潭管委會,「由台灣的市縣或者機構按照總體規畫開發」是否表示,台灣的市縣只能按照中共中央與平潭管委會所給予既定的規劃圖進行開發而無置喙餘地?「在放地的區域裡由台灣人自行管理」,在放地的區域中,台灣人自行管理所適用的管理規則與法律,是以台灣的為主,或是以大陸的為主?「在其他一些區域請台灣人參與管理」,則台灣人所在管理團隊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到多少?可以擁有多少的相關權責,或是僅止於「參與式的管理」?而「獲得實在利益」,其所代表的是僅止於經濟上的利益?或是可以擴張至法律上甚至政治上的利益,仍有待平潭當局給予更加明確的說法。

TOP

 

出刊單位: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大陸經貿事務委員會

地 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電 話:(02)2703-3500轉136•傳 真:(02)2703-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