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二代接班傳承模式
第一代到大陸創業的台商,距離交班的時間已經愈來愈近了;然而,「交班,還是不交?」成為台商們心中最困擾的難題。台商第一代在奮鬥20多年之後,不管願不願意,有沒有準備好,不管交不交班,有沒有人接班,接班傳承問題都已成為制約大陸台商永續經營發展的關鍵問題。本文特就台商二代接班傳承模式進行討論。
文:袁明仁(華信統領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為了不讓自己大半輩子的心血付之東流,大陸台商紛紛開始為接班謀布局。有些台商選擇將子女送到大陸讀書,一來希望他們能早日熟悉當地環境,培養人脈,未來接班時可以快速上手;二來台商認為大陸生存競爭激烈,能夠培養第二代積極向上的進取心。也有一些台商選擇把子女放到其他企業中去鍛鍊,這樣一來可以讓台商二代避免閉門造車,二來也能證明自己的實力,因為能夠在別人的公司中存活下來,才能在自己的企業中存活。
台商接班傳承模式
台商做好二代接班傳承,既要讓老幹部放心,讓老幹部支持,也要逐步建立二代自己的團隊。二代普遍有高學歷,但更要腳踏實地,歷練累積經驗、資歷,培養能力,取得績效,建立威信。以下是培養企業接班傳承的十種模式:
一、「經營知識化、書面化」縮短二代學習曲線的接班傳承模式
一代經營者口述,將經營Know How書面化,以利傳承,縮短二代學習曲線。包括: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管理模式、產品開發、品牌建立、連鎖加盟…等內容。
二、以「專案方式培養二代」的接班傳承模式
例如:由二代負責精益生產(Lean)專案推動、負責外銷轉內銷專案、成立貿易公司轉型品牌通路。透過由二代當Leader的方式,既可快速學習,同時可建立二代的團隊,更重要的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歷練,一方面建立基本功,另一方面建立戰功,累積領導者的威信,讓能力及成績說話,確保二代在公司的地位。
三、「手把手一代教二代」的接班傳承模式
確實有部分台商採取此一「手把手一代教二代」的模式非常成功,但關鍵要解決一代及二代「代溝」的問題。一代對二代什麼都看不順眼,總認為長不大;而二代對一代則認為,那一套管理方法已經過時了,無法適應目前劇變的環境,雖然曾經成功過,但在目前的經濟情勢下,仍無法繼續走下去。因此,建議父子換位思考,以同理心的方式接納對方,不要硬將自己的理念、想法、套在對方,強破對方接受。如此一來,採用手把手跟在身邊學習的模式其成功的機會非常大。
四、「易子而教」的二代接班傳承模式
易子而教,也就是讓自己的兒女到其他企業去歷練、學習,這種換位思考的模式,可以減少排斥及對抗,二代容易聽得進去,也容易吸收。透過其他經營成功的企業家給自己孩子不同的思維,提供二代更和諧的學習平台,一方面有助於化解代溝,另一方面能夠達到順利成功接班的目的。
五、成立「青年團」集體學習的接班傳承模式
「共青團」是大陸領導班子的搖籃,許多領導都是從共青團培養出來的。台商可以參考此一做法成立台商青年培訓基地,全國131個台商協會的會務幹部就是最好的師資來源,有系統的編制二代接班傳承教材,系統性的二代接班傳承課程安排。定期選派台商二代接受台商會長的現身說法,讓各地的台商二代建立起聯繫,彼此交流、了解、學習、成長和創新。
全國台企聯新世代新青年功能委員會,舉辦「2012台企聯青年團第二期企業領袖特訓營」,通過專業大師傳道、會長經驗分享、經營案例分享、分組研究交流、學員經驗分享、政府領導會見、產業園區參觀、觀光旅遊活動,達到交流、成長、學習、傳承的目的。
六、走出去參訪學習取經的接班傳承模式
有計畫的安排像知名企業取經學習之旅,可以提高二代學習的效果及意願。實地到各行各業標竿企業參訪學習,對二代更有說服力,因此二代接班模式可以安排走出去參訪企業及向企業負責人學習。
例如:東莞台青會2013年安排到品牌通路知名成功的台商艾美特參訪及向蔡政富副董事長學習,並安排到運時通公司參訪及向陳燕木董事長學習。二代學員都收穫匪淺,覺得百聞不如一見,真正體會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此外,上海台青會上海市台協青年部舉辦「接班人座談會」,邀請和成衛浴董事長邱士楷先生分享經驗,同時安排參觀冠軍磁磚在蘇州的大展廳—冠軍安心居國際生活館。透過走出去學習參訪,開拓二代的視野及見識。
七、提供台灣學生大陸實習培養接班幹部的傳承模式
大陸各地台商協會與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合作,由台商提供台灣大學生赴大陸台商實習的機會,為期1.5個月的實地實習,台商企業提供給下一代實習機會,以培養他們的競爭力。
自2007年開始,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與深圳、東莞、廈門、福州、惠州、北京、天津、昆山、上海、蘇州、武漢、青島等30餘家台商協會及會員企業合作,舉辦大學生與碩、博士生赴大陸實習活動,旨在經由實習過程,達到理論與實務結合之教育理念。6年來此活動已一共培育了793位大學及碩博士生,其中有些學生已在大陸各台商企業就業,擔任基層及中級幹部,表現良好,對台商企業有非常正面的貢獻。
透過台灣大學生到大陸台商實習,一位知名台商透過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找30個優秀的台灣年輕人,要將他們送到大陸跟兒子一塊接受訓練,組成接班團隊。這改變了過去台商企業接班時「少主」配「老臣」的模式,這樣可以解決輩分以及觀念問題,有利於企業的與時俱進。
八、專業經理人接班傳承模式
對於電子業及股票上市公司,更多是採取專業經理人來替代二代接班傳承,因為上述企業高階經理人才的人力素質相對傳統產業更高,因此,以專業經理人來接班,有助於企業的永續經營。例如:深圳艾美特家電(回台上市)就是典型的專業經理人接班,家族企業分享經營成果的案例。廣東中山許多台資電子業,其交接班亦較多採用專業經理人制度。
對於規模小一點的工廠,二代接班的問題可能較好處理一些,畢竟沒有那麼多業務要考慮,也沒有那麼多部門要管理。而對於上規模的企業,二代接班的難度就會陡增,走專業經理人的道路或許更為現實。一些有前瞻性的台商,一代採取股份化,引入專業經理人。東莞台光五金採取團隊管理及專業經理人的管理,有助於解決接班的問題。台光電子廠謝桂霞總經理認為「如果用一個專業團隊管理企業,可以創造4000萬元的利潤,而我兒子接班只能創造1000萬元的利潤,為什麼非要二代來接班?」 接班的問題要依個人能力考量,如果二代個人的能力確實達不到,用專業經理人更有利於保證企業的永續經營。
九、回台上市解決企業接班問題
東莞台協台商回台上市櫃委員會總召集人張錫帆對企業規範化和透明化的經營推崇備至。他認為,上市櫃經營,有利於企業規範、透明經營,也更有利於回台招攬最優秀的專業經理人才。所以回台上市也是解決企業接班問題的一種途徑。上市櫃之後,股東可以分紅、掌握股份就可以了。
十、被迫接班模式
東莞環球衣架賴總經理在10年前因為父親生病被迫到大陸工廠接班,一路走來,沒有一代的「扶上馬送一程」,完全靠自己摸索,壓力大又辛苦。東莞厚街的某鞋廠也經歷了一場迫不得已的交班,即第一代因病去世,第二代匆匆趕過來接班;其中姐姐接財務,弟弟接廠務,女朋友接採購,都是自己人一手抓;至於事關資金來源的業務,卻沒有人來做,結果苦撐半年,遭遇財務危機。二代歷練不夠,又沒有引入專業經理人,類似的危機或許還會在其他台企中重演。
結論
由上述這10種模式來看,台商二代接班雖有許多的形式,但整體來說,台商在大陸投資二、三十年,接班已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該誰來接班?如何接班?在中國大陸投資經營環境變化快速的此刻,相信是所有台商共同要面對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