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議題§(五)機械產業

關稅:
  1. 農機產品之現行關稅平均稅率為三•五%,依據烏拉圭回合談判之決議,應逐年調降至零關稅。
  2. 營建機械產品現行關稅平均稅率為五%,依據烏拉圭回合談判之決議,應逐年調降至零關稅。
  3. 工具機現行關稅平均稅率為一○%,各國要求我降為○%至五%。
  4. 現行產業機械平均關稅稅率為三•五%至五%,各國要求我降為一•七五%至二•五%。
  5. 非關稅:依照「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六條訂定之「民營製造業及技術服務業購置自動化生產設備或技術及防治污染設備或技術適用投資抵減辦法」,對購置國內外機械設備具有差別性待遇,購置國內外機械設備其投資抵減率相差一○%。各國在談判時要求取消此項差別性待遇。

§談判之重點§(五)機械產業

已開發國家大都同意屬於零關稅項目,如農機、營建機械等降為零,因此,入會後將逐年調降,以四年後降為零之原則。
一般產業機械的關稅調降,維持關稅稅率在三至四%之間。
國內極力發展之精密工具機、關鍵零組件(滾珠螺桿、軸承等),盡力爭取較高關稅(六%至八%之間),以利精密機械發展。

§產業影響評估§(五)機械產業

關稅部分:由於「農機產品」現行稅率很低,且係逐年降為零,另參與會員國亦須降為零,對我產業之衝擊有限;至於「營建機械」方面,因國內廠商並無產製意願,衝擊亦甚小;「工具機」、「產業機械」部分,由於係屬生產財,關稅原已較低,且早已進入國際市場競爭,因此逐年調降關稅對業者之衝擊不大。
非關稅措施方部分:
  1. 有關取消國內外機械設備投資抵減率之差別後對機械業之影響,根據調查,國內業者購置國內或國外自動化機械設備,主要考量問題係價格、品質、交期、維修等,甚少以抵減率之差別為考量因素。因此,取消國內外機械設備投資抵減率之差別,對機械業之影響不大。
  2. 業者希望投資抵減仍須繼續辦理,以提高使用者購置自動化機械設備意願。
  3. 業者之看法:對於政府加入WTO的政策,大部份業者認為我國機械業向來均以外銷為主,必須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因此影響不大,惟業者希望檢討原材料關稅之調降及稅率結構之合理性。

§政府因應措施§(五)機械產業

將繼續利用相關金融租稅的獎勵措施與輔導計畫,以協助廠商提升競爭力。
擬將農機產品、一般產業機械產品等較具競爭優勢,且以大陸市場為主之項目,列為准許赴大陸投資項目,給予國內業者較彈性之生存發展空間,以擴大產業規模。
加強執行進口救濟措施,以防止國外產品傾銷。
強化中衛體系,促進策略性聯盟。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