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泰州靖江 建設跨江融合試驗區
正在加載......
泰州靖江 建設跨江融合試驗區

589

泰州靖江位於長江下游,三面臨江, 且因境內52.3公里的長江岸線中,有35公里屬深水岸線, 故不僅全線獲批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 同時也是大陸第一大民營造船基地、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全球最大的系泊鏈生產基地。 目前該市不僅朝高端裝備製造和現代臨港物流轉型, 也以優越的區位條件、優厚的經濟基礎、優良的投資環境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全力爭取成為江蘇中部支點城市, 值得我台商企業青睞與關注。

 

文:編輯部

 

泰州靖江市位於長江下游,襟江近海,東、西、南三面臨江,總面積6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48萬人,擁有52.3公里的長江岸線,其中深水岸線35公里,全線獲批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全市轄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開發區(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和8個鎮、1個街道、3個辦事處。

 

承吳越之風,仰浩然之氣 

 

靖江建縣於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史傳,東吳大帝孫權曾在這裡圍墾牧馬,民族英雄岳飛也在這裡留下足跡。靖江歷史不長,但人傑地靈,曾誕生過著名實業家、民族工業驕子劉國鈞,走出了31位共和國將軍、8位兩院院士。靖江山水盆景獨樹一幟,飲譽海內外,多次獲得國內、國際大獎。魁星閣、四眼井、岳王廟、劉國鈞故居等人文景觀堪稱靖江歷史文化的瑰寶,孤山、百里江堤、長江大橋等處景色秀麗,風光旖旎。勤勞智慧的靖江人民,利用獨特的資源優勢,創造出了蟹黃湯包、雙魚肉脯等享譽海內外的美味佳餚,獲得了中國“江鮮菜之鄉”“湯包之鄉”和“河豚美食之鄉”等稱號。

 

以全面建成小康、領先區域經濟發展、融入蘇南方陣為目標 

 

近年來,靖江緊緊圍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領先區域經濟發展、爭先融入蘇南方陣”的奮鬥目標,大力弘揚“人心齊、士弘毅、敢爭先”的靖江品格,牢固確立“創新綠色融合”發展路徑,致力經濟發展更平衡、民生保障更充分、小康建設更全面,扎實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抓創新、惠民生等各項工作,經濟社會持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良好態勢,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2.1億元,增長7.1%;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71億元,增長9.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2.9億元,增長12.2%;完成工業開票銷售1,109.8億元,增長8.6%。

 

致力轉型攻堅,綜合實力顯著攀升。圍繞高端裝備製造和現代臨港物流兩大主題,大力推進“標準化+技術創新”“機器人+智能製造”“互聯網+新型商業模式”戰略,實施“百優企業技改提升行動”,建成智能車間25個、智能生產線35條,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0%,打造了一批中國大陸乃至全球的行業單打冠軍、隱形冠軍。圍繞“三個100”目標全面推進項目建設,恒艾大健康產業園、精密製造產業園等一批特色園區加快建設,2018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60個,總投資達637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74個,新竣工重大項目66個。五大臨江產業穩步發展,是中國大陸第一大民營造船基地、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全球最大的系泊鏈生產基地;機電、汽配、通用設備、工程機械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唯一的國家火炬計畫微特電機及控制基地、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

 

狠抓改革創新,發展後勁不斷增強。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千企行動計畫”,成立靖江國際諮詢委員會,擁有“千人計畫”13名、省“雙創”人才30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8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46.7%。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出台降低企業負擔30條政策、便民利企50條措施,全面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容缺受理+全程代辦”,“證照聯辦”模式全省推廣,不見面審批率達94%,“店小二”綜合保障服務得到人民網點贊。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打造全省首家“金融超市”,上市(掛牌)企業12家,後備企業115家。實施“雙月會展行動”,成功舉辦中國空調特色小鎮發展高峰論壇、首屆全球供應鏈創新大會、國際創新創業大會、中國山水盆景國家大賽,城市的知名度、影響力持續提升。

 

突出宜居宜業,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確立新城南進東擴“2020”發展目標,實施城市品質提升計畫,序時推進“十大工程、六大系統”建設,綠化亮化、景觀水系等城市風貌轉型升級。注重歷史文化傳承與現代生活元素融合,規劃建設以水石盆景為載體的苑藝小鎮、以江鮮美食為載體的美食小鎮、以特色產業為載體的空調小鎮,加快生祠、季市、西來等文化名鎮功能改造,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集鎮風貌。恪守岸線總體利用“三個1/3”的總紅線,“263”專項行動成效顯著,重金屬污染防治列入國家試點,電鍍集中區成為省首批涉重生產片區。環保模範城市通過省級評估,生態市通過國家級技術評估,創成國家衛生城市、園林城市,全市省級衛生鎮全覆蓋,再度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堅持普惠均衡,民生福祉持續增進。2018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6,777元和23,220元,分別增長8.4%和8.7%。在蘇中率先實施城鄉醫保並軌,建立低收入農戶動態管理和就醫診療優惠制度,新橋鎮“126”醫療扶貧補充保險試點經驗在泰州推廣。農村公共服務標準化“1189”模式成為江蘇省唯一入選《全國農村綜合改革標準試點典型經驗彙編》的案例,進行推廣。大力實施科教文體惠民工程,獲評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創成省文化工作先進市、公共文化和體育服務體系示範區、全國科普示範市。推進基層醫療改革“靖江模式”,建成104家高標準全覆蓋村衛生室,鎮級衛生院醫養融合實現全覆蓋。

 

爭取成為江蘇中部支點城市的“東線第一帆” 

 

2019年,靖江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秉持系統思維,注重集成超越,致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努力爭取成為江蘇高質量發展中部支點城市的“東線第一帆”。立足效益導向,全力探索再造優勢的靖江新路。緊扣市場化現代產業體系,統籌協調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源,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形成自主可控的先進產業集群。緊扣國際化營商服務體系,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要求,打造標準化營商服務品牌。緊扣一體化城鄉治理體系,推進城鄉布局統籌、管理融合、供給協同,加快構建城鄉統一、無縫銜接的“城鄉命運共同體”。立足價值導向,全力打造擴大開放的靖江樣本。放眼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明晰城市發展大邏輯,加快空間大統籌,主動融入大交通,全力打造大港口,實現從節點到樞紐的能級提升。立足聯動開發新起點,建設江陰—靖江高質量跨江融合發展實驗區,實現從聯動到融合的站位轉換。在學趕先進中放大比較優勢,保持“3個1/3”發展定力,做好長江文章,打響港城品牌,在新一輪全球貿易布局中搶占一席之地,實現從追趕到協同的動能轉變。立足需求導向,全力彰顯幸福美好的靖江品質。把握高質量建設生態宜居家園目標定位,以精緻靖江的點滴改進、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努力展現現代濱江城市的美好。堅定實施民生幸福三年行動計畫,加快完善符合小康要求、體現靖江幸福的公共服務標準。兼顧普遍需求與個性問題,推動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資源優質均衡,讓社會各個層面的獲得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承吳越之風,仰浩然之氣;匯南北精華,融江山萬里。靖江,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文明城市,以優越的區位條件、優厚的經濟基礎、優良的投資環境和良好的發展前景,期待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青睞與關注。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