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承擔—烽火連天 險中求勝
正在加載......
承擔—烽火連天 險中求勝

589

鑒於在美中兩強相爭下,不僅可能改變許多投資與生產的轉移,也可能讓經貿及科技版圖產生巨變,而這些變化也在在影響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與生機,故本文特籲請政府有關部門應勇於「承擔」,揚棄以往防弊重於一切的管理思維,從「興利」角度出發,積極釐訂有效且正確的經濟產業對策與戰略,協助在美中貿易戰中受創企業調整供應鏈與轉移市場重心,並快速把斷鏈的供應鏈補上,或在重組的供應鏈中找到位置,或在短鏈的生產過程中接到最有利的訂單,甚至藉由工業3.0或4.0進行產業升級,以及利用AI、大數據、雲計算搶占5G先機,才能在這波「烽火連天」的國際變局中,「險中求勝」。

文:編輯部

 

英國大文豪狄更斯在《雙城記》開場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今年的白皮書中,我們也想用這句話,做為開場「這是最嚴峻的年代,也是最有機會的年代」。

 

過去一年,全球的經貿面臨山崩海嘯般的衝擊,嚴格的說,自川普上任以來,全球便處在一種擾亂狀態,面對美中兩強是否會真的啟釁發動貿易戰,大家從懷疑、驚懼到深信,當懲罰性關稅一次次祭出,科技禁令一波波公告,所有企業從驚慌失措中開始回神,重新「定」、「靜」並開始思考如何面對未來的橫逆,但擺在眼前的確實是一條充滿崎嶇與挑戰的道路,依照商業周刊在今(108)年6月針對台商砍單調查顯示,有43%的企業訂單受到衝擊,超過46%的企業認為這次的貿易戰跟金融海嘯一樣嚴重,甚至有20%的受訪者認為,這次的衝擊將超過2008年的金融海嘯。有些企業說:「現在進入系統性經濟危機狀態」,也有企業警告,這次貿易戰將導致「一個世界,兩套系統,影響往後百年」。更有學者說,這次貿易戰將使得世界面貌撤底改變,經濟冷戰已經開啟。

 

這次的貿易戰的確來得又急又快,且一波接一波,貿易戰何時能息兵偃鼓,科技壁壘何時能撤除,已經不重要,因為一旦整個生產鏈轉移,不管是斷鏈或短鏈,那便是產業轉換新的軌道,進入全新的航程的時刻,沒人可以回頭,再回首也已是百年身。

 

今(2019)年6月初,世界銀行公布了對全球經濟展望的最新預估,2019年和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分別為2.6%和2.7%,這個數字比今年1月世銀自己的預估值下修0.3%和0.1%。無獨有偶,4月15日HIS Markit也將其先前的預估值調降0.2%,成為 2.8%。不斷下修經濟成長預估值,已經變成新常態。世銀這次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已經創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10年最低水平數字。事實上,今年以來,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OECD)、世界貿易組織(WTO),這些全球性機構均不約而同,紛紛調降全球經濟成長率的預測。

 

在美中貿易戰升溫,全球經濟走疲之際,歐盟執委會於2019年2月7日發布2019年經濟成長預測中,將歐元區GDP成長率從1.9%下修至1.3%,歐盟27個會員國(排除英國)GDP成長率從2.0%下修至1.5%。其中義大利下修幅度最大,由原本預測1.2%降至0.2%。執委會預測2020年歐元區GDP成長率將達到1.6%,而歐盟27個會員國GDP成長率將達到1.8%(28個會員國則為1.7%)。執委會的報告同時指出,歐洲正面臨經濟的重大下行風險,貿易矛盾升溫、英國脫歐不明朗,及義大利債務問題可能惡化等,均為歐洲經濟增長帶來障礙。

 

在貿易戰已全面開戰的同時,波斯灣的緊張情勢也正節節升高。伊朗和美國相互較勁,箭在弦上,這讓伊拉克在5月底發出警告,認為波斯灣「有戰爭的危險」,並敦促各方「維持區域穩定,並且堅守核協議」。但警告阻止不了各方的野心與勢力,過去1個月內,已經有兩艘油輪遭到惡意攻擊,其中一艘還是台灣中油所承租的油輪,這些事件除加深美伊兩國的對立,更提高了地緣政治的風險。

 

從2018一整年到2019的上半年,美國所發動的貿易爭端,已使全球壟罩在波濤巨浪中,美國與中國這二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也因此都出現成長趨緩,需求減少。同期間台灣的情況顯得還算平靜,也許是風雨前的寧靜,轉單效益使我們的出口數字還保持一定的穩健成長。國家發展委員會(以下稱國發會)在6月3日所發布的「當前經濟情勢」報告顯示,台灣的經濟動能呈現「穩中求進」,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19%,內需為經濟成長的主要來源。主計總處預測2019年出口仍可成長2.62%,但國發會的報告中也坦白提到,廠商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對於未來景氣看法確實是轉趨保守。因為從中經院今年5月份的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看來,無論是製造業與非製造業在未來6個月的景氣看法均轉為緊縮。

 

美中貿易戰迅速蔓延,科技戰、口水戰、教育戰甚至文化戰都已陸續出列,嚴格來說,川普的戰場或矛頭並不只有指向中國。今年5月川普才剛威脅要對墨西哥加徵25%的關稅,因為墨西哥沒有好好處理移民問題,在墨西哥總統歐布拉多提出保證後,川普表示滿意並隨即取消關稅課徵令。不久前川普也取消了已經對印度實施數十年的普遍優惠性關稅(GSP),也就是美國將不再提供免稅機會,幫助印度產業與經濟發展,以後與美國打交道都要有「付費」的觀念。美國對開發中國家採取關稅的箝制手段,對於已開發國家,則有另一套戰略。據今年3月「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美國已正式向德國提出,務必將中國移動製造商華為自該國的未來發展藍圖移除,否則德國將可能無法獲得美國所提供的相關最新情報。由此可知,此次美國所掀起的貿易與科技戰,將對全球帶來莫大影響,尤其是美中兩強相爭所帶來的產業供應鏈變化,這不僅可能改變許多投資與生產的轉移,會讓科技經貿版圖因此產生巨變與嬗遞。台灣在這過程當中可能產生的斷鏈,以及如何因應短鏈革命帶來的挑戰,在在都影響台灣的產業發展與未來生機。因此,未來如何面對國內外經濟局勢的詭譎多變,考驗著政府與企業的應變能力與決心。

 

有一位資訊業大老就曾表示:「製造業再回台灣,此時此刻,是最佳、也是唯一的機會,政府應把握機會提出明確的誘因,並拉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否則錯失現在,往後20年,台商都不會再回來」。因此在規劃台商回台政策或是輔導台商轉進東南亞,都應該有完整的配套與長遠的措施,不能只有短期方案。因為這是一場長期戰爭,電子業的供應鏈要能完整建立,至少要3-5年,光是組裝部分,如和碩童子賢董事長所言,就需要2年的時間,才能佈建完成。而這些產業鏈的遷徙與變化,可能影響未來的30年產業發展。因此政府不可以「怠惰」,務必認真嚴肅的面對這個影響台灣未來30年,甚至50年的經濟發展的重大變局,必須穩舵並帶領產業走出險境,確實解決產業所面臨的五缺問題,並協助建立產業的衛星體系。除此之外,政府更應率先熱烈表態並展開雙臂歡迎台商返台,從而打造長期經營的友善環境讓投資可以真正落地生根。

 

轉眼間,今年年底,我們將重新面對總統大選與新的立法團隊,我們期待不管是那個政黨贏得勝選,都不能忘記人民的負託與產業的期待,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與擘建產業發展的長期方略,是政府勇於「承擔」的具體表現。

 

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產業之影響 

 

眾所周知,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不僅是因為美國對中國存有巨額貿易逆差,美國更在意的應該是「中國製造2025」,以及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還有中國的5G先進技術,因為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發展,已經嚴重威脅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這從川普總統上任後的施政觀察,在推特上的發言,川習會,以及11回合的美中談判議題中可以窺知,美方屢屢對中國的「強制性技術轉移、保護智慧財產權、非關稅障礙、網路駭客」表達強烈的不滿。包括5月6日川普直接指責中國未遵守原先的共識,所以必須對2000億的商品,再加徵25%的關稅,吾人皆知美方要求中國改變體制,放棄對先端技術的掌控,此事關乎中國未來20年的產業發展,中國怎可能輕易棄守?

 

事實上,大家也沒想到,美國在全球的角色會在這一兩年間有這麼巨烈的轉變,過去美國是自由貿易的捍衛者,從GATT到WTO機制的建立,以及WTO發展受阻後推行區域貿易經濟,總是扮演領導者的角色。但川普現在不但不願意繼續扮演這樣的角色,反而一切以商業考量,有時甚至不諱言,他會從美國股市中觀察他這些政策是否確實有效。川普完全以自身利益出發,強調美國優先,希望引導製造業回流美國,不但消極抵制多邊貿易談判及WTO,亦直接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同時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改成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SMCA),並置入「毒丸條款」。此外,諸如重談美韓FTA等,這一連串的舉措,讓大家見識到川普的政治企圖與「說到做到」的個性。

 

回到美中貿易戰,我們看到受衝擊的產業,已經到了不分產業別的地步。從第一次生效的500億商品中的網通、板卡及中低階的自行車,以及新近提高到25%的2,000億產品項目;光學儀器及其零件、工具機、伺服器、NB零組件、半導體封裝測試、行動裝置組裝等,到最近USTR在6月13日公布長達142頁的3,25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清單。加稅範圍從農產品、成衣、鞋類、書籍、生鮮產品、肉類、手錶、機車、配方奶粉、玩具、樂器、家居用品,到手機、筆電、平板電腦等消費產品。如果6月底在G20會議中,美中無法達到共識,那麼所有業別與產品幾無一倖免。依照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的說法:「目前大陸1年出口逾800億美元的手機和電腦到美國,台灣則出口超過千億美元的電子零組件到大陸,占台灣年出口總額3,300億的1/3,其中還包含台積電IC及大立光鏡頭等蘋果概念股。一旦3,250億關稅措施成真,將衝擊台灣電子業對陸出口。」事實上,這個措施不僅會衝擊台灣電子業的出口,更會相對影響台灣多年來在中國大陸建立的產業供應鏈,因為這些項目也是台商近年來在大陸加碼投資的重要產品項目,更是台灣所高度參與的重要產業供應鏈。這個情勢如果繼續惡化,將對現有的產業供應鏈型態產生莫大衝擊。除此之外,3250億的商品也包涵眾多中小企業生產的民生消費性產品,而這波貿易戰對中小企業而言,更是存活的生死殊戰。隨著美中貿易衝突的升溫和延續,台商在美國和中國大陸兩大出口地區相互掣肘的情況下,處境實在兇險。

 

目前中國大陸占我國對外出口比重約達40%,投資比重更高達60%。多數台商母公司仍習慣從台灣採購設備、原材料、零組件或半成品後,送往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進行加工製造,這些在中國大陸產製並完成最終包裝的產品,其出口市場正是美國,此從中國統計局的資料可知,中國銷美的前20大公司,有15家公司具有台資身份。因此,在美中貿易摩擦下,美國課徵25%鉅額關稅,已經使台商感受到真正的寒冬即將來臨。事實上,自貿易戰開打迄今,台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的出口已經連七黑了。

 

除了關稅的節節升高,美中的科技戰也越演越烈,甚至有蔓衍之趨勢。美國除對中國大陸加強敏感科技的管制外,也在關鍵技術方面進行外人投資審查,出口管制方面也擴大管制範圍與加嚴管制措施,包括提出「拒絕交易清單」、「實體清單」以及「未證實清單」來進一步擴大防堵中國大陸取得美國的重要先進技術,這也迫使中國大陸開始積極走向自主創新研發技術的道路。美國最大目的是要與大陸徹底脫鉤,並將大陸完全排除在高科技領域之外,以繼續維持美國經濟的強勢和技術領先的地位。但全世界的供應鏈早已在中國生根,大陸又利用「市場換技術」的策略吸引外資,並傾國家之力推動產業升級,目前大陸的資通訊等先進領域已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大陸長期在全球產業所建立的地位,豈是美國短期間就可拆解,在這轉型的過程中,全球產業鏈轉移的成本要誰來負擔?未來可以看到美國勢必會強化管制,防止中國大陸經由台商取得技術。而中國大陸為了自主研發,也會加強對台灣科研人才的挖角,這些在在都會對台灣企業產生不同層面的影響。

 

回顧美中貿易戰發展至今,從當初的巨額貿易逆差,讓川普政府以國安為由,依據貿易法232條款展開調查,開出第一張「罰單」,到2019年5月10日下令對2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再加徵25%關稅,這一連串的措施以及兩大陣營的相互提高關稅,已經讓全世界經濟陷入不可逆的風暴。除了關稅的巨浪風暴外,美國未來還可能針對汽車及相關零配件,實施依232條款課徵高關稅,除此之外,雙方也各自啟動了多項單邊措施,包括對出口、投資,以及人才的限制措施。最近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中美官員在國防、軍事及外交議題上針鋒相對,美國甚至以緊縮簽證來減少大陸留學生的人數,雙方已形成全面性的對抗。未來還可能對稀有資源進行出口限制,貨幣也會是雙方針鋒相對的籌碼。

 

所有的媒體與經濟學家均一致評論,認為世界兩大強權硬碰硬,已經勢不可阻,被經濟學人譽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泰勒·柯文在接受台灣媒體專訪時,特別提醒台灣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尤其留意中美貿易戰的長期凌遲,這話說的極為貼切。

 

勇於「承擔」產業的需要 

 

除了前述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產業可能帶來衝擊外,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還必須面對全球各個產業因為貿易戰引發的信心不足,以致需求減少或需求觀望的不景氣,而引發的出口衰退。另外隨著美國制裁伊朗,也可能引發新一波的油價與原物料的上揚趨勢。除了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外,台灣內部也面臨經濟成長趨緩,且已陷入平庸式成長的現象。因為在過去五年,台灣的GDP成長率不到3%,今年甚至可能陷入保2大戰。由於缺乏經濟動能,薪資停滯不前,世代對立與M型社會,這些問題將隨著經濟趨緩而更形嚴重。尤其是一波波選舉所造成的藍綠對立與族群對立,還再加上年金改革與兩岸對峙所造成的民間消費力衰退,我們認為這些問題不會因為美中貿易戰,外資開始擴大來台投資,或台商開始回流而改善。因為台灣五缺問題,一直依然存在,未見具體改善,因此政府必須重新思考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與核心競爭力,提出可長可久的產業政策規劃,因此我們建議;

 

一、全面盤點與解決產業長期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政府在美中貿易衝突升高以來,持續協助受美中貿易衝突影響的台商返台投資,除整合各部會資源,提供客製化單一窗口服務,也力求縮短行政流程、希望加速資金回流,對於台商返鄉的協助與執行力展現極高的效率,值得肯定。但美中貿易戰所帶來的影響不僅止於台商回台投資,更牽動全球產業鏈的挪移、台灣產業的海外布局及內部管理與稅務管理經營層面調整;台灣土地面積與資源有限,經濟貿易協定的全球覆蓋率不足,挑選適合台灣發展的企業回台,需要結合台灣的資源和產業規劃加以判斷。必須以更具前瞻性的角度思考在短鏈革命的趨勢下,如何在全球產業生態系中扮演關鍵地位。

 

因此,建議政府應就美中貿易衝突及科技對抗對台灣產業造成的衝擊,進行客觀、全面的調查,提出量化評估報告。

 

尤其現有的「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美國」供應鏈模式,可能因美中長期對抗而被打亂,加上我國多是中小企業,若要移轉生產基地,必需考量產業群聚的問題,不像若干具全球布局能力的大企業。因此,針對台灣既有的供應鏈,可能會發生「斷鏈」危機,政府應予以重視,並積極協助、輔導廠商調整現有供應鏈模式。

 

在美中貿易衝突下,政府雖預見國際產業分工將出現重組的契機,特別在今年初推出「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並在半年內爭取到81家優質台商,預計為台灣帶來新台幣4,117億元的投資金額,但為讓這些台商能夠長期根留台灣,政府應積極對內改善投資環境,儘速解決五缺等問題。

 

我們欣見行政院蘇院長為因應美中貿易戰發展的情勢,於5月30日首度召開「推動經濟發展專案會議」,並於會中具體檢討業界關切的「缺電」與「缺地」問題,以滿足廠商回台投資需求。不過,我們建議在解決「缺地」方面,除提供發展所需的土地外,更應考量業界對產業群聚的需求。另在解決「缺電」上,也應以實際的作法,排除業界對電力穩定供應的疑慮。

 

此外,政府若要有效鼓勵更多國內外企業及資金投資台灣,帶動國內經濟成長,也應極力解決兩岸關係對峙、中央與地方各自為政、族群對立,加入FTA進展不順,以及日趨嚴重的少子化、老人化、勞資糾紛、環保抗爭等問題。

 

二、因應國際新情勢,協助大陸台商調整投資及營運布局 

 

除美中貿易衝突外,中國大陸近年投資經營環境快速變化,亦使台商面臨嚴峻的挑戰。過去三十年,中國大陸憑藉低廉的生產要素,以及政府的投資優惠,吸引大量台商投資,帶動經濟快速成長並成為世界工廠。然而,近年來除勞動成本快速上升、各項社會保險稅費開徵、稅務環境改變、查稅力度強化,以及環保要求日益嚴格之外,台商也面臨大陸本土企業激烈競爭,導致部分台商經營困難,亟須為永續經營尋找活路,在國際及內部環境改變的雙重影響下,大陸台商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無論是轉移或轉型,台商都需要政府的協助。

 

舉例來說,因應美中貿易,許多大陸台商希望回台投資,但許多台商赴大陸投資資金係透過第三地,來源舉證上有其困難,造成當前資金回台障礙。現在這些「第三地」在歐盟壓力下制定相關法律,規定企業須向當地稅務單位申報如何進行「實質經營活動」(如於當地設置辦公室、聘僱員工等),並通過經濟實質檢查,形同不再歡迎紙上公司。而台商於當地的金融資訊,亦可能會被交換至中國大陸稅務機關,除須調整投資結構外,台商亦面臨稅負風險增加的壓力。除此之外,為符合當前反避稅的國際浪潮,兩岸政府均陸續完成「海外金融帳戶共同申報準則」(CRS)之立法程序。但由於《兩岸租稅協議》遲遲無法生效、兩岸稅務資訊無法進行交換,令台商憂心恐遭雙重課稅。

 

此外,日前行政院通過的《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草案,提供海外資金匯回之優惠稅率。然而,該法案對資金運用設有限制,包括「自由運用」上限僅5%,信託或全委專戶的「金融投資」上限為25%,其餘70%須用於實質投資。除自由運用資金以外,若匯回資金沒有進行實質投資者,資金必須在專戶內存放5年。依專法草案意旨,希望將匯回資金導入投資五加二等政策產業,惟許多台商因欠缺五加二相關產業的經驗與專業能力,在風險考量下恐影響其匯回資金意願。

 

三、務實檢討新南向做法 找尋新契機 

 

面對美中貿易戰,有不少業者考慮擴大東南亞國家之投資或產線,因此,未來新南向政策應回歸經貿層面,以帶動台灣貿易投資與開創商機為主軸。因此建議行政部門應就新南向政策進行滾動式修正,並加速推動我國與東協、南亞國家簽訂經貿協定,促進雙邊貨品、服務流動並排除貿易障礙,讓新南向政策有效帶動我國進出口貿易。

 

以往中小企業在進行新南向投資時,常面臨通路、供應商不明及產業配套不足等問題。而日本、韓國企業在新南向國家有綿密的連結通路與供應商,可以降低中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障礙。因此,欲協助中小企業在東協國家突圍,擴大台灣的出口市場,必須針對新南向國家的主要工商業城市(如河內、胡志明、吉隆坡、檳城、雅加達、馬尼拉等)建立經貿運籌基地,協助中小企業突破出口困境,並設立台商園區以及建立海外產業聚落,完善台商海外供應鏈。

 

政府應為廠商在當地爭取更多的投資優惠或獎勵措施,並鼓勵國內的品牌企業或整機大廠前往東南亞投資設廠,除了幫助產業建立衛星體系外,也可降低中小企業南向單打獨鬥的風險。另外如爭取投資優惠、簡化手續、縮短申請時間,以及與對手國政府協商,透過土地徵收、園區基本營造等條件,讓台灣廠商可以安心進駐,並招攬更多台灣公司前去投資等等,都是立竿見影的做法。當然,如能有效結合近來投資東協的台商以及發展較久的華商,應可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有關東南亞最需要的人才乙節,建議可結合台灣有意前往東協發展的年輕人,以及東協來台求學的年輕人,經過專業訓練,並聘任東協國家的企業人士、退休官員、律師、會計師擔任講師,訓練完後即成為海外拓銷種子部隊。在基地的選取上,可以在目標城市之郊區尋找適合土地,並由台商、國銀共同出資,政府則扮演幕後整合角色,有效推動新南向政策。

 

四、建構「AI」之學習與運用人才 

 

面對美中貿易戰,產業除了想辦法調整供應鏈或轉移生產投資外,最重要的應該是培養「核心競爭力」。過去30年,台灣在硬體代工上表現傑出,但在創新與研發上,缺乏適當的企業讓他們一展長才。科技部長陳良基多次強調「AI將為台灣帶來黃金年代」,因為AI需要硬體支撐,而全球AI運算的主機,有八成來自台灣,台灣的硬體製造加上半導體實力,讓我們有機會站在AI時代的制高點。但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陳昇瑋博士也提醒大家,產業AI化的挑戰有四:(一)缺乏實戰人才;(二)資料基礎建設不足;(三)不容易找對問題(找到生產需要改進的問題);(四)產業之間存有鴻溝。因此未來如何幫助台灣130萬家中小企業了解AI,建立「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的文化,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這是政府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

 

五、客觀檢討國家能源新政策 

 

我國政府2025年以「再生能源占20%、燃煤占30%及燃氣占50%」的配比作為能源轉型目標。由於非核家園政策捨棄核能發電,降低電力系統組合的多元性。經濟部雖在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後公布能源重新評估結果:「2年內每年各減1%火力發電,並拍板核電不延役、核四不重啟」,同時宣示2025年前維持備用容量率15%、備轉容量率10%的決心,但仍引發產業界對未來電力穩定供應的憂慮。一旦電力無法穩定供應,必將嚴重惡化國內產業經營環境,不利產業長期投資與發展。

 

政府目前正致力吸引外資、台商回流,以及本土廠商持續投資,未來用電量勢必會持續上升,政府負責任的務實作法應該是延緩廢核,並根據綠電建設進度與情況,在供電維持穩定、考量碳排放減量目標的前提下,調整各種發電方式的比例。因此,產業界建議核電廠應延役備用,以增加電力調度的彈性。

 

經濟部當初盤點未來短、中、長期的電力供應狀況,係基於需求持穩與供給增加之偏頗假設下進行評估,此一態度顯然過度樂觀。當初之假設前提應未包括目前可能回流的5,000億元台商投資案件,以及在溫室效應下,所帶來的電力需求增加。在目前電力供應已經呈現吃緊的情況下,再加上停止深澳電廠興建計畫,擴增大潭電廠機組的不確定性,產業界對未來國家電力穩定供應備感憂心,殷切期盼政府深入檢討北部區域供電失衡問題。

 

台灣電廠過度集中於大潭、台中及興達電廠,且北部區域除面臨核一、核二除役,尚有協和電廠除役及深澳電廠停蓋等問題,未來供電將嚴重不足,加上中北部輸電幹線負荷過大,也會影響供電穩定性。以2017年為例,北部用電缺口133億度,雙北用電缺口更達174億度,未來核一、核二除役後,北部地區用電缺口更加擴大。因此,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討北部區域的電源供應能力,消除產業界對電力穩定供應的疑慮。

 

六、將超收稅收用於擴增租稅優惠項目 

 

由於自去年中以來,受到美中貿易衝突、全球經濟與貿易動能減弱、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影響,造成國內商品出口衰退、景氣擴張力道趨緩,亟需政府祭出促進投資策略,以帶動國內經濟成長動能。

 

近年來政府課稅收入優於預期,103年度至106年度中央政府稅收較預算數合計增加新台幣3,652億元,另107年度歲入歲出也可望有一筆餘款可供運用,政府不妨將其運用於鼓勵民間投資、擴大租稅優惠項目上。長期而言,不但可以促進經濟成長與就業外,也可以增加各種賦稅收入。

 

因此,建議政府將超收稅收用於︰﹙一﹚將研發投資抵減支出金額由當年度15%增至25%、3年內各年度投資抵減支出金額由10%增至20%,以鼓勵研發,提升產業競爭力。﹙二﹚企業投入人才培育,可於當年度抵減20%支出金額、3年內各年度抵減15%支出金額,以協助企業培育未來十年產業創新所需要的專業人才。﹙三﹚如果企業將未分配盈餘用於國內投資,包括研究發展、人才培育、工廠重置、擴建、併購,以及清償負債、營運資金、往來客戶融資、技轉成本及商標支出等,可免加徵5%營利事業所得稅,以鼓勵投資,並促進租稅公平性。

 

七、檢討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正草案適切性 

 

環境影響評估修法目的是為了預防及減輕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然環評法之修法草案中,允許任意第三人對環評審查結論或變更許可提起行政救濟,更明定經訴願決定或判決撤銷確定者,開發行為之許可或變更許可即失其效力。草案更賦予主管機關於審查時發現「開發行為對環境有重大不利影響」時,得變更或廢止原審查結論之依據。如依草案規定,恐使原審查結論動輒遭到變更或廢止,除將使開發單位之營運產生極大不確定性,更將嚴重影響產業投資意願。

 

八、建請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 

 

由於「財政收支劃分法」稅收分配不均,業者投資設廠所繳納稅款幾乎全給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分配很少,自然對業者投資計畫滋生疑慮,甚而心生反感、發動抗爭,動輒要求鉅額回饋,以致業者投資計畫屢屢受阻而錯失商機,影響未來台灣經濟發展、地方繁榮與全民生計甚鉅。唯有讓地方政府自投資案衍生之稅款,享有較高之分配比例,使政府利益與產業投資息息相關,各地方政府才會相互競爭積極爭取業者赴當地投資,如此種種源自不合理稅制所產生的投資阻礙將可消弭,有助於台灣產業與經濟的永續發展。

 

目前正值台商回流最佳時機,因此,建議財政部加速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趁著這波台商回流風潮,提高地方政府稅收分配比例;在分配金額「只增不減」的原則下增加地方政府招商意願,創造台灣未來30年-50年之發展契機。

 

九、政府應協助中小企業解決傳承問題或妥善退場 

 

我國中小企業多為傳統產業,且隔代接班人嚮往創新思維,多不願接手家族傳統事業,因而使企業傳承問題日益嚴重。但若某一企業無法順利找到接班人而歇業,恐導致專業技術流失、員工失業;又若某一個產業內爆發集體性無人接班的情事,更將促使該產業面臨萎縮或消失,進而使該產業所處的產業供應鏈產生「斷鏈」的危機,並波及其他上下游產業的營運,因此建議政府可開辦企業傳承或繼承相關課程,以利有接班需求者提早因應;另針對無人接班之企業,應建立媒合管道或設立企業傳承諮詢窗口,協助找尋合適的傳承對象。對於受此波美中貿易戰影響嚴重之中小企業,如無轉型升級能力或下一代已無意願接班,則應協助其妥善退場。

 

十、建立完善的長照與育嬰政策 

 

依「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2019年各國生育率報告,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中,台灣名列倒數第一,平均每位婦女只生下1.218個小孩,而我國發會在2018年所進行的人口推估顯示,受到少子化現象衝擊,到2026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15至64歲之工作人口僅剩862萬人,不到總人口的一半,而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將超過20%,其中四分之一為85歲以上。

 

我國人口結構高齡比例迅速增加,已成為年輕世代不可承受之重,許多年輕世代必需隻身照顧高齡的父母,甚至年邁的祖父母,已經身疲力竭,遑論結婚生子,養育下一代,因而導致年輕世代不婚不生,整體社會具備生育及工作能力的人口比例驟降,少子化的問題除造成國家生產力衰退外,更將形成國安問題。因此,政府有必要提出有效的人口對策,積極規劃完善的長照及育嬰政策,才能使年輕人能安於工作。

 

因此建議政府應擴大對於住宿型長照機構與外籍家庭看護工的補助,讓有長照需求的家庭減緩經濟壓力,推動長照產業化並建立資源整合平台,另外應提出有效誘因來鼓勵民間參與、增加競爭與創新,同時有效媒合不同層次的照護供需,透過專業、完善證照及晉升制度,吸引年輕人投入長照產業。

 

十一、政府積極爭取加入CPTPP、RCEP 

 

面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高漲,經濟規模占全球GDP 13%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已於去年底生效,另經濟規模占全球GDP 30%,且為CPTPP 2.3倍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也將於今年11月達成協議,台灣年出口金額高達3,300億美元,占GDP比重高達六成以上,但簽訂國際自由貿易協定(FTA)國家卻只有9個,也就是「FTA覆蓋率」只有9.7%,遠不如日本23%、韓國64%,以及新加坡的77%。

 

台塑集團分析,沒有加入協定的相關影響,電子零組件占台灣出口產品三分之一,這類產品由於我國在WTO架構下已簽署資訊科技協定(ITA),享有零關稅待遇,所受影響較小,但其他(含石化業)占台灣出口產品三分之二的產業,由於沒有FTA,也沒有加入區域經貿協定,出口都將面臨高關稅壓力,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產業發展將嚴重失衡,對台灣產業長期發展極為不利。

 

期待政府應積極爭取加入CPTPP、RCEP,並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FTA,協助化解台灣產業在全球貿易所遭受不平等關稅貿易障礙。

 

十二、兩岸應維持良性溝通 創造雙贏 

 

兩岸經貿關係密不可分,雙方合則互蒙其利、分則雙受其害,兩岸均應致力釋放善意、窮盡各種方式進行溝通,以建立互信與合作空間。因此,切莫以意識形態或對抗思維主導兩岸政策,並以各項禁制舉措限縮兩岸交流空間,進而斲傷雙方信任,導致兩岸政府與人民互相敵視,如因誤判形勢而使局勢陷入混亂失控,將是全民之大不幸。

 

當前美中貿易衝突情勢越演越烈,已對我產業及經濟發展造成嚴重衝擊,大陸台商面臨前所未有挑戰。針對此形勢,建請政府除應多關注在陸台商、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困境,並協助其因應以度過難關。更重要的是,儘速推動各項停滯延宕之兩岸經貿協議、提供產業界穩定的投資空間。與此同時,也應持續關注中國大陸經濟政策發展及走向,就我產業發展藍圖建構兩岸經濟合作戰略,以鞏固台灣產業競爭力,避免錯失大陸市場布局商機,並融入區域經濟整合進而走向世界。

 

面對中國大陸,政府要展現更大自信,發揮智慧;透過持續努力釋放善意、推動兩岸交流溝通,並以多數民眾福祉為念,推動可長可久、雙贏的兩岸政策,這才是真正的台灣價值。

 

結論 

 

OECD在2018年底發布「經濟展望」預測就已經提出警告;「當2,000億美元清單關稅提高至25%時,3年後美、中GDP成長將分別減少0.4及0.6個百分點,全球GDP亦將減少0.2個百分點。倘貿易戰持續擴大至全部貨品時,對美、中GDP成長將進一步減少0.8以及1個百分點,全球GDP亦將擴大到超過0.4個百分點。」

 

面對本世紀以來最強的貿易與科技風暴,台灣有沒有辦法順利面對?面對可能而來的全球經濟大蕭條,台灣有沒有競爭力可以屹立不搖?未來如何把斷鏈的供應鏈補上,或在重組的供應鏈中找到位置,如何在短鏈生產過程中接到最有利的訂單,如何藉由工業3.0或4.0進行產業升級,如何利用AI、大數據、雲計算搶占5G先機…等,太多的問題等待政府與企業共同釐清與面對,同時,也有太多的機會與太多的需求等著被滿足。面對不確定性,許多大型企業早已透過全球布局降低風險,並且進行體系內的轉型升級,以及管理體系的再次加強,降低負債與增加現金流量。誠然,許多工作必須靠業界自我意識的提升與內部轉型升級,但也有許多外部環境需要政府的協助,包括產業政策的長期規劃,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以及完整的人才培育體系。

 

面對這極其兇險的美中貿易戰,台灣產業除了要有長期打硬仗的心理準備,更重要的是,政府有關部門必須規劃產業升級轉型的長期策略與方針,同時應超越吸引台商回流這種單一思維,針對不同產業、市場、產品性質而提出不同的解決與協助方案,並具體落實,台灣才有可能化危機為轉機。當環境越兇險,經濟情況越不樂觀時,我們更要懂得回到原點思考,重新盤點台灣產業發展需要的條件與政府能夠提供的資源,希望在這波逆流中「穩中求進」,找到戰勝黑天鵝贏的策略,因此工總今年以極嚴肅的心情,提出本年度白皮書的各項建議,希望政府揚棄以往防弊重於一切的管理思維,勇於「承擔」,從「興利」角度出發,勿因循故舊思維,受意識形態綁架,因為,只有思想的創新,才能造就改革與進步。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