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中美貿易戰下中小企業因應之道
正在加載......
中美貿易戰下中小企業因應之道

589

隨著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中國大陸的一些出口導向型企業無法承受高額附加關稅,被迫改變經營策略的情形愈來愈普遍,愈來愈多的外資企業被迫撤離中國大陸,加上美國通過減稅等手段吸引製造業回流,中國大陸的供應鏈體系和世界工廠地位面臨嚴峻的挑戰。本文旨在探討中美貿易爭端對中國大陸台商造成的影響與因應對策,首先分析中美貿易戰火對台商企業造成衝擊的實況,其次則聚焦分析中小型台商如何應對美中貿易戰帶來的衝擊。

 

文:高  長

 

最近一年多來,有關中美貿易摩擦的新聞,幾乎天天占據了國內外主要媒體的版面;中美兩國相互較勁,不只演變成貿易戰爭,甚至已經陷入科技冷戰。這一場堪稱為空前的貿易大戰,主角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戰火愈演愈烈,迄目前為止還在持續延燒中,且受到衝擊的地區,已從中美兩國擴散到其他國家,同時,衝擊的程度也不斷在加劇。未來的發展動向,備受國際矚目。

 

中美貿易摩擦的導火線在雙邊貿易失衡 

 

中美兩國貿易摩擦,導火線源於雙邊貿易失衡擴大。由於雙邊貿易失衡的問題相對單純,解決問題的難度也不大,何況依過去經驗,中美兩國的貿易紛爭經常發生,都可以透過談判很快地取得共識,因此,一開始各界都認為這一次的紛爭應該不會持續太久。然而,整個事件的發展卻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回顧川普在競選期間,曾宣稱執政後將對來自中國大陸的貨品加徵45%的進口關稅,以減少鉅額貿易逆差;並誓言要把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

 

不過,競選期間所提出的一些激烈言論,川普上任後並沒有立即付諸行動,反而是在2017年間與習近平進行互訪。川習高峰會第一次在美國佛州舉行,雙方達成《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畫早期收穫》,也就是「百日計畫」的共識;第二次在北京舉行,會後並簽署商業合同和雙向投資協議,總金額超過2,500億美元。此外,2017年7月間,中美兩國代表在美國華盛頓還舉行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確認開展中美兩國經濟合作一年計畫。

 

儘管如此,川普政府其實並未放棄對中國大陸強硬經貿政策立場。2017年11月底,就在川普訪問中國大陸結束後返國不久,美國開始對中國大陸展開經貿對抗行動。先後宣布對進口自中國大陸的普通合金鋁板進行反傾銷與反補貼的雙重調查;推遲承認中國大陸市場經濟地位,指責中國大陸體制與不當政策扭曲市場,以及暫停中美全面經濟對話(CED)等。

 

2018年4月初,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301調查」報告,指控大陸官方存在強迫美國企業技術轉讓;竊取美國知識產權;惡意併購美國高科技企業,不正當獲取美國企業先進技術;歧視性的許可註冊限制,偏袒國內本土企業,嚴重傷害美國的商業利益;川普政府乃據此公布對中國大陸貿易制裁商品清單。

 

第一份清單在7月6日生效實施,象徵著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包括818項產品,進口值合計約340億美元;第二份清單涉及279個稅項,總值160億美元,生效實施日期為8月23日。兩份清單的附加關稅都是25%。

 

中國大陸幾乎在同一時間提出反制措施,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545項、約340億美元商品,自7月6日起實施附加關稅;對其餘的160億商品,包含114個稅項,加徵關稅之生效實施日期隨後公布為8月23日。

 

貿易制裁相互較勁 高潮迭起 

 

川普政府不滿中國大陸的反制作為,進一步擴大對大陸加徵關稅的範圍,於9月18日正式宣布,自9月24日起對2,000億美元大陸產品增加10%的關稅,並計畫於2019年1月1日將稅率調升到25%。中國大陸亦不甘示弱地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或5%的關稅,自9月24日起正式實施。

 

中美貿易戰對立情勢不斷升高,儘管在2018年12月初G20阿根廷高峰會期間,兩國領導人達成暫時休兵的共識,但90天緩衝期過後,貿易戰火並未見緩和。美國對中國大陸製品加徵進口關稅的行動,針對2,000億美元的清單,今年5月10日已將稅率提高至25%;中國大陸提出的反制措施則是,針對已提出的600億美元制裁清單,加徵關稅的稅率由原來的5%到10%,調升為5%到25%。

 

今年8月初,川普政府另宣布將針對額外的3,000億美元中國大陸商品加徵10%進口關稅,自9月1日生效實施。嗣經過兩個禮拜不到的時間,川普再度加碼,前三波制裁清單2,500億美元的附加關稅提高為30%,10月1日生效實施;近期的3,000億美元加徵的關稅提高至15%,分兩批實施(9月1日和12月15日)。兩國的貿易戰火迄今仍在延燒。

 

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301制裁的理由,官方的說法是中國大陸強制技術轉讓,損害美國企業的商業利益;其次是未兌現加入WTO時所作承諾;第三是指控中國大陸採取國家資本主義,未按承諾踐行市場法則,進行不公平貿易;第四是侵犯及不正當的取得知識產權,譬如仿冒商品、透過網路竊取數據等層出不窮等。

 

由此可見,美國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博弈,不只在貨物貿易領域,更著重在知識產權、技術轉讓等非貿易領域。換句話說,美國骨子裡的企圖,是試圖透過貿易制裁,逼使跨國企業撤出大陸,阻斷中國大陸從跨國企業獲取先進科技之路徑,其核心利益是科技產業主導權的爭奪。這就使得兩國的貿易博奕複雜化,不容易在短期之內善了。

 

貿易戰對中國大陸經濟已造成明顯影響,從宏觀面觀察,已出現經濟成長動能減弱、出口成長受挫的現象。從微觀面看,隨著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中國大陸的一些出口導向型企業無法承受高額附加關稅,被迫改變經營策略的情形愈來愈普遍,譬如縮小經營規模、裁員、產能轉移等。愈來愈多的外資企業被迫撤離中國大陸,加上美國通過減稅等手段吸引製造業回流,中國大陸的供應鏈體系和世界工廠地位面臨嚴峻的挑戰。

 

中美貿易戰火持續延燒,對身處在暴風圈內大陸台商企業勢必難免遭魚池之殃。本文旨在探討中美貿易爭端對中國大陸台商造成的影響與因應對策,首先分析中美貿易戰火對台商企業造成衝擊的實況,其次則聚焦分析中小型台商如何應對美中貿易戰帶來的衝擊。

 

貿易戰持續影響大陸台商正常經營 

 

長期以來,中國大陸一直是台灣第一大外銷市場,占比超過四成(含香港),也是台灣廠商對外投資最聚集的地區,占比超過六成。在全球布局版圖中,台商將大陸定位為生產基地,加工製造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零組件,很大部分從台灣採購,而終端產品主要銷往第三國,特別是美國市場。因此,美國對中國大陸進行貿易制裁,儘管台灣不是當事的主角,但由於台灣與中國大陸已形成複雜且緊密的產業網絡,雙邊經濟關係非常密切,難免遭魚池之殃。

 

大陸台商身處在中美貿易博弈暴風圈內,首當其衝。根據中國大陸相關資料顯示,(註1)中國大陸對美國出口前十大企業都是外資企業,其中,有8家是台資企業;大陸對美國出口的百大企業中,台資企業占近四成(合計外資占七成、陸資僅占三成)。

 

受到衝擊的廠商可能遍及各行各業,尤其對從事涉及貿易制裁清單產品貿易的企業影響更大,無論直接或間接的衝擊;也不論是製造商或貿易商(例如是分銷商、進口商或出口商)、服務供應商。

 

譬如,台商在大陸投資設廠製造的產品若出口美國,且在美國加徵關稅的產品清單內,或有自美國採購進口的產品,涵蓋在中國大陸反制美國的產品清單內,則將直接受到影響,因為附加關稅將導致成本墊高,不利接單。又如,大陸台商製造的產品,儘管不是直接出口美國,但供應給中下游廠商加工製造後係以外銷美國市場為主,仍將受到間接衝擊。

 

同樣的,座落在台灣的企業,將中間製品出口到大陸,無論供應給台資、外資或本地企業,只要加工製造的最終產品銷往美國,且在美國公布的制裁清單中,都難免間接受到影響。(註2)

 

中美貿易戰對台灣或台資企業造成間接衝擊,主要來自三角貿易經營型態,也就是「台灣接單,中國生產,製成品銷往美國」的交易模式。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資料,去年全年台灣外銷接單中,平均52.13%選擇在海外生產,其中將近九成選擇在大陸生產。就不同產業別觀察,外銷接單選擇在海外生產的占比,資訊通訊業最高,達94%,其次是電機業,占74.3%;外銷訂單金額排名第二的電子類產品,也有44,6%選擇在海外生產。(註3)而在海外生產的產品,約有74.6%轉銷至第三國,其中,資通訊及機械類產品之比例更高達87%左右;只有20.7%供當地銷售,回銷台灣的比重還不及5%;轉銷至第三國的商品,絕大部分是銷往美國。

 

貿易戰全面開打 微利中小型台商已不堪負荷 

 

無疑地,大陸台商已深陷美中貿易戰爭漩渦中。中華經濟研究院在2018年11月間的問卷調查發現,(註4)有八成的製造業廠商受訪時表示,美中貿易爭端對公司訂單、產能或營運已造成影響;其中,表示「訂單與客戶流失」的廠商占全部受訪廠商的比重高達44.8%,較半年前的28.5%高出許多,顯示中美貿易戰對台灣製造業廠商的負面效應愈來愈明顯。

 

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制裁的商品清單,第一波340億、160億美元的部分,主要為中間財和資本財,消費財和其他財貨的占比分別只有0.5%和2.41%;第二波2,000億美元商品的附加關稅初期僅10%,主要為中間財,占了將近半數,資本財約占三成左右,消費財的占比略多於二成。該兩波制裁儘管對大陸台商造成壓力、帶來痛苦,但大致上還在可以承受的範圍。

 

不過,隨著附加的進口關稅不斷加碼,前二波合計的2,500億美元附加關稅已提高至30%;另外又對額外的3,000億美元貨品也課徵附加關稅15%。由於消費財對美出口,將近七成被納入3,000億美元制裁清單中,三成左右被納入2,000億美元制裁清單中,對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台灣相關業者衝擊擴大,幾乎已無法承受。

 

從行業別觀察,以HS六位編碼22大行業分布來看,2,000億美元制裁清單涉及的行業領域較前一輪大幅增加,其中,機電設備及零附件仍然占最大宗,以進口金額計算之占比來看,高達44,13%;其次是雜項製品,比如遊戲用品、傢俱、燈具及照明裝置等,約占14.8%;份額超過2%的行業還有卑金屬及製品,車船、航空器及其他運輸設備,化學工業產品,塑膠、橡膠及製品,皮、毛及製品,陶瓷、玻璃及製品等。

 

資通訊業相關產品受到知衝擊最為明顯 

 

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統計數據,2018年自中國大陸進口金額較大的商品,2,000億美元商品清單中最大的是電子通訊設備,191億美元,約占該次制裁規模近一成;第二大項是電腦電路板,125億美元,約占6.25%;其他主要商品,依進口金額大小排序分別為處理元件、座椅除外金屬家具、電腦零件、木製家具、靜態變頻器、塑膠地板、木框座椅、汽車零件等(詳如附表)。

 

按HS八位碼貨品觀察,主要包括各種旅行用品(HS 4202)、皮革製品(HS 4203)、塑膠製品(HS 39)、輪胎(HS 4011)、紡織品(HS 50~HS 60;HS 61和HS 62 的服裝、HS 64鞋類除外)、帽子(HS 65)、傢俱(HS 9403)、燈具(HS 9405)、某些印刷電路組件(HTSUS 8473.30.11)、用於接收、轉換及傳送或恢復聲音、圖像或其他數據的機器(包括開關及路由器)(HTSUS 8517.62.00)。(註5)

 

至於3,000億美元商品清單,按照海關HS六位編碼22大行業觀察,主要集中在機電設備及零附件,以進口金額計算之占比高達51.76%%;其次依序是紡織原料及製品,約占13.64%;雜項製品,占12.13%;鞋帽及羽毛製品,占6.34%,其他行業所占份額超過2%者,依序還有塑膠、橡膠及製品,光學、醫療等設備,卑金屬及製品,化學工業產品等。

 

這一份3,000億美元關稅清單中的商品,按進口金額排名前十大,以2018年資料為例(參閱附表),依序為智慧型手機,448億美元,約占本次制裁規模的14.93%;第二大項是筆記型電腦,387億美元,約占12.9%;第三大項是玩具、拼圖和模型,119億美元,約占3.97%。進口金額最大的前十項商品還包括電玩主機,映像管螢幕和液晶螢幕除外的電腦顯示器,13.5吋以下平面電視、錄放影機或其他播放器,隨身碟和硬碟等資料儲存設備,電話機零件,塑膠製品,多功能印表機等。

 

調整營運策略求生存和求發展 

 

面對中美貿易戰火蔓衍,不只涵蓋的商品範圍獨斷擴大,附加關稅的稅率也不斷加碼,在大陸投資製造業,尤其又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台資企業之經營愈加困難。台商究竟如何因應這樣的變局呢?

 

附加關稅可能使利潤微薄的台商陷入虧損狀態,如果台商預期加徵的關稅只是短期現象,且虧損所造成的損失比停止營業的損失減少許多,則台商有可能選擇承受虧損,觀望而繼續留在中國大陸生產,期待貿易戰結束帶來的新機會。不過,如果台商預期貿易戰不可能在短期內結束,甚至加徵的關稅將成為常態,則可能會調整布局與經營策略。

 

前引中華經濟研究院在2018年11月之調查研究,發現有54%受訪的製造業者表示已經或開始計畫採取對策,其中高達95.8%受訪企業選擇「調整營運或採購供應政策」,有68.3%選擇「透過既有產線分散出口地移轉訂單」,有43%選擇「改變投資、遷廠和服務據點策略」。

 

對於傳統產業而言,由於毛利一般都不高,美國加徵的關稅稅率一再推高,根本已超過可承受的程度,調整營運策略是必要的選擇。以紡織業為例,由於長期以來一直有關稅和非關稅障礙的困擾,因而練就了逐水草而居的本事。面對美中貿易戰之變局,業者採取了「產地互補、截長補短」的策略,也就是在大陸的產能出口美國受阻,改做大陸內需市場彌補;美國市場的需求,則利用在其他國家已經布局的產能因應。

 

《商業周刊》調查台商相關的產業供應鏈,發現各大廠跨國調配產能已如火如荼的在進行;(註6)有不少台商是因為美國客戶的要求,才考慮離開大陸,到第三地投資設廠。例如越南,當地的台商聚落已頗具規模,又是CPTPP、RCEP的締約成員,與歐盟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將於2019年生效實施,成為台商分散生產的首選。

 

越南之外,東南亞的柬埔寨、緬甸,南亞的印度,還有北美洲的墨西哥等,也成為近年受到大陸台商青睞的海外投資地點。這種現象顯示,過去大規模、集中製造的營運模式,似乎正在悄悄地朝向跨國分散的生產聚落發展。

 

相關業者除了忙著盤點全球生產據點之應變彈性,也慎重評估重返台灣擴廠可行性。從原有的產線進行擴產,是最快、且較節省成本的方式。

 

據媒體報導,網通業廠商的毛利率一般都在15%到20%之間,2,000億美元商品清單的附加關稅如果提高到25%,則90%的網通廠商會受到影響,從大陸製造再銷往美國的產品,就要拉回台灣做了,因為加徵25%附加關稅已遠遠超過在台灣生產必須增加的成本。

 

轉移生產基地是策略選項之一 

 

事實上,已有不少網通業者一面出口給美國客戶,一面在研擬往東南亞移廠,或回台灣擴大生產。(註7)寬頻設備商中磊電子已經決定在竹南廠啟動一條新生產線,估計因此可增加一倍的產能,同時也不排除評估到東南亞投資設廠;智邦新建竹南、苗栗廠,啟碁也增加台灣南科及越南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經濟研究院的調查研究發現,受到美中貿易戰的衝擊,考慮將生產基地轉移出大陸地區的台商,只有12.3%的受訪企業表示正在評估回台投資設廠,還不到考慮遷廠東協國家的業者所占比重的一半。(註8)多數台商不願優先考慮回台投資,或許是因為其產品的製程偏勞動密集性,不適合回台灣扎根,但也有不少台商抱怨台灣的經商環境不佳,尤其是土地、水、電力、人才和勞工等「五缺」問題一直沒有獲得有效解決。

 

美國對中國大陸貨品加徵進口關稅的清單,已涵蓋全部,且附加的關稅經過多次調升,目前稅率是從15%起跳,這個局面短期之內似仍看不到有轉圜的可能,因此,對於原本獲利微薄的大陸台資企業而言,將面臨嚴峻的生死存亡的挑戰,尤其是以美國市場為主的中小型企業,處境或將更加困難。

 

轉移生產基地是一個可行的策略選擇,有能力的大廠早已進行全球布局,在歐洲、拉美或東南亞等地投資設廠,貿易戰因素則使得海外投資計畫加速進行。不過,一般而言,由於遷廠是個大工程,涉及資金籌措、配套的供應鏈體系、尋找合適的地點、所在地法規制度之掌握等,非一蹴可幾,更不是資源有限、跨國經營經驗較欠缺的中小企業容易複製的。

 

供應鏈的完整性則是另一個考量的重點。許多台資企業在大陸扎根已超過20年,在大陸當地已建立完整的產業供應鏈,不太可能說移就移;退一步說,即便把工廠撤離大陸,比如到東南亞地區,要在東道國建立完整的供應鏈,少說也得花上三、五年,短期內還是得利用原來的供應鏈,自中國大陸採購中間製品,這樣的改變必然將增加營運成本。

 

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貿易爭端延宕未解,已促使跨國企業加速調整全球布局,這種現象不只衝擊大陸的世界工廠地位,改變東亞供應鏈格局,更成為全球供應鏈加速重整的催化因素。面對如此劇烈的變化,台灣廠商究竟要如何因應?

 

可借助各種關稅策略、國際規例來因應 

 

短期之內或許可以借助各種關稅策略、國際規例來因應,以減輕附加關稅造成的衝擊;中長期則可以考慮運用原產地國際規則,從全球架構調整產能布局,或致力於發展多元化國際市場,避免集中美國市場,造成過度依賴,更重要的是應致力於企業轉型升級。

 

就短期的因應策略而言,相關業者可檢視供應鏈稅務,降低附加關稅的衝擊。可供運用的稅務工具,包括重新檢視受影響產品適用的進口稅則,探討稅則重分類的可行方案;審視受影響產品改變原產地、重組價值鏈的可能途徑;評估申請豁免加徵關稅的可行性、探討「首次銷售原則」的適用可能性等。(註9)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研究指出,跨國企業對於貿易財貨的海關稅則歸類,平均有20-30%可能產生錯誤,(註10)因此,建議相關業者可以嘗試重新檢視受影響產品,藉由改變適用的稅則,避免懲罰性關稅的衝擊。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一些準備時間,也需要專家協助。

 

改變原產地、重組價值鏈也是可考慮的選項,具體的作法是,針對受到附加關稅波及的產品,將其製造過程的全部或一部分移到大陸以外的地方,也就是將產能轉移,改變商品的原產地,合法利用原產地國際規範以規避美國對「中國製品」的關稅制裁。不過,必須注意的是,轉移生產地點製造的最終產品,是否已達到「實質轉型」,避免弄巧成拙。

 

受影響企業也可考慮運用「首次銷售規則」(first sale rule)。該規則係美國法院在1988年間訂定的,大意是指容許美國進口商在沒有減少離岸供應商的利潤幅度下,降低繳納關稅的費用。設想有一個多層交易的實例,美國進口商向中間商下單採購,而該中間商再轉單給在大陸投資的製造商,所謂「首次銷售規則」,就是中間商得主張以製造商供貨的交易價格,而不是以製造商/供應商的發票交易價格,作為美國海關完稅價格的估價依據,以及計算關稅。(註11)

 

此外,受到附加關稅衝擊的相關業者,可以善用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的關稅豁免清單。為舒緩貿易戰帶來的衝擊,美國貿易代表署在公布貿易制裁商品清單的同時,也前後多次公告關稅豁免商品清單;受牽連的企業可以考慮與各自的美國同業合作,爭取美國政府和國會豁免對他們的產品加徵關稅;只要該產品沒有其他替代來源,僅能從中國大陸進口、加徵的關稅會對申請人或其他美國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且不具有戰略重要性或與「中國製造2025」無關,即可向美國貿易代表署提出申請。(註12)

 

面對中美貿易戰全面開打造成的衝擊,中大型企業掌握的資源相對充裕,可以透過全球布局策略之調整來因應,但對於中小企業而言,雖然有很強的零組件製造能力,以及靈活應變的能耐,面對中美貿易戰這種空前的劇變,可操之在己的策略工具相當有限,尤其是要從事分散市場、分散生產地點的布局時,到海外投資需要面對不同文化、語言、法規制度等,還有提升產業技術和產品創新等方面,亟需政府給予協助。(作者為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榮譽教授)

 

註1 雁默,「貿易戰煙硝裡的台商大迷航」,2018年7月7日,多維新聞網,http://blog.dwnews.com/post-1037694.html。

註2 根據經濟部統計,台商在海外生產所需原材料、半成品或零組件,由台灣供應的比率,按家數計算約占38.7%,按金額計算約占23.8%,顯示海外生產業者仍與台灣保持生產連結。

註3 經濟部統計處,108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2001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不到20%,2006年間驟升逾40%,此後逐年上升,到2015年間達到55.1%高峰,近年來略有回落。

註4 「美中貿易戰 僅12%台商會回流台灣」,2018年12月19日,Money DJ新聞,https://blog.moneydj.com/news/2018/12/19/。

註5 HTS是harmonized tariff schedule 的縮寫,HTS是在HS的基礎上建立的,是世界海關組織在1989年1月間制定的一個概括性之物品海關編碼。HTS商品編碼位數為4位或6位,各國在這個編碼的基礎上制定較細的編碼。參閱香港貿易發展局,「美國貿易措施」,《香港商貿》, https://hkmb.hktdc.com/tc/ustrade。

註6 馬自明、林洧楨、黃靖萱,「台商撤逃中國 倒數90天」,2018年12月12日,商業週刊 第1622期,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azine/Article_mag_page.aspx?id=68472&p=2。

註7 馬自明、管婺媛,「25%關稅大刀若落下 台商:三成會收掉﹗」,2019年5月8日,商業週刊 第1643期,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azine/Article_mag_page.aspx?id=69375。

註8 「美中貿易戰 僅12%台商匯回流台灣」,2018年12月19日,Money DJ新聞,https://blog.moneydj.com/news/2018/12/19/。

註9 顏真真,「台商如何因應貿易戰?專家提4大策略及7項關稅工具」,2018年9月9日,今日新聞,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909/2952495/。

註10 賴亭羽,「美中貿易戰開打 資誠建議:台商採『七大策略』減緩衝擊」,2018年7月24日,Etoday 新聞雲,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724/1219337.htm。

註11 香港貿發局,「專家贈中小企錦囊拆解中美貿易糾紛」,2018年7月23日,香港經貿研究,https://hkmb.hktdc.com/tc/1X0AENGN/。

註12 針對「301調查」貿易制裁商品清單,美國貿易代表署曾先後於去(2018)年12月29日(984項),今(2019)年3月25日(87項)、4月15日(348項)、5月14日(515項)、5月30日(464項)三次批准公布984項豁免關稅清單請求。參閱「延遲加稅25%﹗美公布第四、五批關稅加徵排除清單﹗」,2019年6月4日,跨境知道,https://www.ikjzd.com/a/96928.html。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