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工總發表2020年白皮書

589

工總2020年白皮書以「防疫·紓困·救經濟」為主題,希望政府除持續努力防止疫情擴散,及時採取必要的紓困措施,以協助受困產業渡過難關外,更需鞏固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加速產業數位轉型,在全球需求與供給皆萎縮之際,維持台灣經濟動能不墜,並在新經濟、新產業取得先機。今年的白皮書共提出67個議題、200項政策建言,並根據當前情勢所歸納出產業界關切跨領域的九大議題,期望政府能以宏觀思維制定縝密計畫,協助我國經濟與產業脫離疫情困境,再次起飛。

 

文:編輯部

 

過去13年來,工業總會以每年定期透過發表產業政策白皮書方式,向政府提出產業政策建言,期望產業面臨問題獲得解決,政府政策能夠進一步具體落實。依據工總的調查結果,今年業界對政府問題回復的可接受度,超過七成以上,顯見政府對工總白皮書的重視,也是工總白皮書的具體成效,這也成為支持我們繼續往前走的主要力量。 

 

今年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對於產業經營帶來許多挑戰,但我們仍然排除萬難予以完成。在此要感謝在「2020年工總白皮書」編輯、製作與審查期間,工總理監事及各委員會召集人、專家學者及各相關團體會員的積極參與配合,才有今天的成果。 

 

過去一年全球政經情勢變化倏忽,美中貿易與科技戰愈演愈烈,衝擊到我國產業的海外投資布局;繼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短短半年間確診人數超過2,000萬人,使全球經濟受到重創,造成全球需求與供給大萎縮。雖然我國疫情目前已獲得有效控制,但由於我國經濟發展高度仰賴對外貿易,台灣產業也與全球製造供應鏈緊密連結,如全球疫情在短時間內無法獲得有效控制,對於未來經濟與產業發展將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美中貿易科技戰」與「新冠病毒疫情」宛如盤踞在台灣上空的兩個熱帶氣旋,兩者交互拉鋸影響,形成的「雙颱效應」,對於我國政治、經濟、產業等層面帶來多面向的撞擊與影響,使得我們對世界局勢、對台灣經濟、對產業發展所面臨的處境感到極為憂心;在情勢如此險峻之下,台灣在許多議題下更是處於兩極對立之間,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境。 

 

如美中對立固然讓台灣受惠於轉單效應,對兩國出口帶來成長,但是美中對立延燒至各領域,產業也面臨美中產業脫鉤,需要建立新的生產與供應鏈模式;台灣疫情控制得當,產業仍能正常營運,整體產業成績不俗,但仍需面對國際需求疲軟,國內產業急需紓困,且可能帶來倒閉與失業潮;紓困規模不足,導致資源虛擲,但大規模資源投入恐造成財政惡化;半導體產業接單暢旺,傳統產業訂單銳減;研發資源投入創新高,但產業獲利持續下降;綠色能源吸引大量再生能源投資,另一方面台灣溫度屢創新高,空汙問題無解;此外,究竟是防疫重要,或是救經濟重要?都是我們急需面對的難題。 

 

上述諸多難題,就連問題本身,都因角度與視野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解決方式,這也是今年白皮書所處時空背景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許多議題橫跨各種領域,例如美中貿易科技戰,牽動兩岸局勢、國際經貿,也影響我國產業政策推動與調整;大規模的回台投資也讓我們思考資源配置合理性,人力缺口的解決以及能源配比是否該進行調整,達到最大效益。凡此種種,都需要政府與產業共同發掘表象下的深層問題,思考解決對策。 

 

為此,本會2020年白皮書乃以「防疫·紓困·救經濟」為此次主題,希望政府除持續努力,防止疫情擴散,及時採取必要的紓困措施,以協助受困產業渡過難關外,更需鞏固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加速產業數位轉型,在全球需求與供給皆萎縮之際,維持台灣經濟動能不墜,並在新經濟、新產業取得先機。 

 

今年的白皮書我們仍然依照「產業政策」、「能源暨環境政策」、「賦稅暨金融政策」、「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國際經貿」、「兩岸政策」、「智慧財產權」及「青年政策」等八個領域進行闡述,提出67個議題、200項政策建言,並根據當前情勢所歸納出產業界關切跨領域的九大議題,期望政府能以宏觀思維制定縝密計畫,協助我國經濟與產業脫離疫情困境,再次起飛。 

 

產業界關切之跨領域的九大議題 

 

一、建立完善的防疫體系 

 

此次我國政府能防疫有成,除了有效控管疫情,防疫產業國家隊與醫療體系展現的堅強實力,對於我國產業能維持正常運行與人民生活正常,功不可沒,也對我國防疫產業帶來新的方向。政府應該持續完善現有防疫體系,建立常態化的防疫機制,同時強化防疫產業鏈,確保我國保有安全生活環境。又由於台灣確診及臨床案例與經驗不多,必須與國際在防疫議題上保持合作,在疫苗研發上取得具體成果。同時,政府也應超前部署,盤點各項戰略物資供需及能量,建立國家戰略物資儲備機制,並與全球各地建立醫療衛生戰略夥伴關係。 

 

二、產業紓困應兼具短中長期政策目標 

 

面對嚴重疫情,政府為達到「企業不能倒、就業不能失、物流不能停、金流不能斷」的紓困目標,提出史上僅見,規模達到我國GDP5.5%,共新台幣1兆500億元的紓困方案,值得肯定。惟當前景氣極為險峻,先前各國或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已數度向下調修,疫情威脅何時消跡迄仍難測,倘紓困規模不足,不僅導致資源虛擲,亦必使經濟、產業及社會遭致嚴重傷害。紓困計畫規模宜滾動檢討,以維持企業經營、防止失業、提振消費與經濟為紓困核心。 

 

但是紓困從1.0到3.0,資源「化整為零」,弱化政府紓困力道與時效性;由於傳統產業、機械業等訂單大量減少,行政院計畫推出適用於製造業的紓困3.0計畫,應儘速實施,並將資源用在刀口上,協助受創嚴重產業度過難關。同時紓困措施應從短、長期分別著手,短期在協助產業度過眼前難關,長期在協助產業轉型,因應未來產業趨勢。 

 

三、強化產業競爭優勢 

 

根據中華徵信所對於台灣前五千大企業2019年營運調查顯示,自美中貿易戰以來,呈現營收成長率連續兩年下滑、營收增加家數創三年新低、獲利呈現兩位數字衰退、營收衰退產業上升至八成等情況;儘管半導體、資通訊產品出口屢有佳績,但傳統產業包括塑化、鋼鐵、機械產業受影響最大,無論是出口或是公司獲利,都呈現衰退情況。 

 

因此我們建議︰(一)政府應協助我國各產業推動整併,一來因應未來供應鏈縮短,小量生產的模式,二則補強台灣在價值鏈兩端缺少的創新研發與市場品牌,以融入國際供應鏈。(二)政府應增加科技預算,強化新興科技連結未來產業發展路徑。(三)政府應利用疫情加速推動產業AI及數位轉型與組織再造,以因應突來之變局。(四)台灣產業集中在資通訊產業,政府必須輔導建立新產業,避免資通訊產業波動造成經濟波動的風險;尤其,台灣的中小企業有許多隱形的冠軍,我們可以扶持更多的新創,創造更多的冠軍,讓台灣經濟永續發展。 

 

四、振興地方產業 

 

受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正加速重組,回母國投資成為各國產業首要選項。行政院於2019年也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成功促成近年最大規模的台商回台投資。同時此次台商回台,六都吸引不同產業進駐,例如桃園市以電子業製造、高雄市以半導體供應鏈、台中市以光電產業為主,政府應將此次台商回流視為台灣產業轉型升級與均衡六都發展、促進地方繁榮的良好契機。 

 

再者,台灣資源有限,已不適合大規模生產或是勞力密集產業。因此,建議政府勿以投資金額為目標,應針對未來策?發展產業,集中資源尋求明確目標後進行招商,並以促進地方產業聚落發展,完善整體供應鏈為考量。尤其,政府應導引這波台商回台潮與地方聚落優勢結合,打造新興產業供應鏈,均衡各地產業發展。 

 

五、優化人力資源結構 

 

人才是台灣維繫產業優勢的重大關鍵。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19年世界人才報告,台灣表現躍升至全球第20名,創下2013年以來新高。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並列出台灣的優勢項目,包括教育評比全球第2、理工科畢業生比例全球第3、衛生健康環境全球第6、個人所得有效稅率位居全球第9等項目;但對外籍高階技術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才外流等則為台灣弱勢項目。調查整體來說,台灣人力資源確實是我產業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根基,政府應營造良好育才與引才環境,為人力資源結構注入活水。政府近年推動「新經濟移民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確實對於吸引專業人才,建立人才交流平台帶來正面的效益,需要持之以恆推動。 

 

不過,疫情導致企業緊縮支出,人力需求減少,失業率飆升與青年就業更為不易,需要政府在紓困同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另外基層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政府也應評估拓增移工來源國、透過調整移工引進比例、在台工作年限等方式解決。 

 

六、檢討國家能源配比 

 

因應台商回流,政府仍需持續改善投資環境,特別是務實檢討能源轉型政策,因為經濟發展需要電,這不僅是能源問題,也是國安問題。減少碳排放是全球大多數國家共識,綠色及清潔能源的開發使用漸趨普及。我國政府推動非核家園,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燃煤30%、燃氣50%的能源結構,天然氣有運輸、儲存、成本等問題,再生能源亦有高成本及穩定性問題。據報載經濟部在今年8月14日公告修正「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納入政治、經濟、戰爭、天災等因素,政府機關得啟動緊急限電,為避免台灣面臨限電的危機,建議政府重新規劃燃煤、燃氣、核能及再生能源等最適能源發電結構配比,讓台灣穩定供電無虞。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定用電大戶必須負擔10%的再生能源義務,但透過法令強制要求用電大戶負擔巨額綠電投資作法不盡妥適,宜有配套措施;徵收碳費應考量企業減少碳排放所增加的成本,避免雙重課徵的情況發生。由於疫情對於製造業產生重大衝擊,此刻不宜立法強制徵收碳費。 

 

七、妥善因應供應鏈變化 

 

美中貿易科技戰帶來供應鏈重組,因疫情蔓延更增加複雜度。美中新冷戰序幕已然揭開,美中在貿易逆差、科技、意識形態以及最近香港國安法等議題上的衝撞愈演愈烈,使全球經濟體系、產業鏈出現兩極對立,美中兩陣營也逐漸脫鉤。在某些情況或民生內需產業,台灣可以不必選邊站;但在涉及國家戰略產業或關鍵技術,例如半導體產業,台灣可能無法左右逢源,而必須面對困難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東協國家藉由區域經濟整合加速生產鏈整合,吸引自中國外移的產業,形成較為分散式的產業聚落,一方面與歐美市場連結,同時和中國的生產聚落相連結,讓東亞的產業鏈更加完整。今年上半年,東協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占大陸外貿總值14.7%。在推動新南向之際,我國對外貿易政策成效,以及國際局勢劇烈變化下,政府應從供應鏈安全角度,重新檢視各主要產業海內外生產、投資與供應鏈現況,完善台灣產業鏈多元化及完整性。 

 

八、強化對外連結 

 

台灣一向是全球產業鏈可信賴夥伴,疫情過後,全球各國對立將更趨嚴重,台灣需謹慎因應,並善加運用亞太樞紐地位,成為全球可信賴的夥伴以及歐美進入東亞、東南亞地區的橋樑。 

 

我國推動新南向政策以來,對提升雙邊貿易金額並不明顯,根本原因在於我出口東協國家關稅負擔,無法與中日韓等國產品競爭。由於美中對立常態化,RCEP將加速中國大陸與東協、日韓等國供應鏈整合及相互投資,我國產業恐加速外移且弱化當地台商與台灣之連結,致使台灣在亞太地區投資環境競爭力下降。 

 

而兩岸關係持續低迷,ECFA因服貿協議擱置至今,也影響我國加入區域經濟整合進程。我國在WTO架構下簽署資訊科技協定(ITA),資通訊產品可以出口零關稅,但若要吸引其他產業回台,若沒有加入區域經濟協定,對於吸引台商、外資來台極為不利;各國皆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鞏固供應鏈,我國也不能缺席。目前台灣貿易協定覆蓋率僅只9.69%,政府應更積極推動對外經貿協定洽簽,讓回台廠商之企業能有公平競爭環境。 

 

九、推動台灣為創新樞紐 

 

此波台商回流,規模為近年最大投資潮,台灣資源應做最適配置,產業發展應以推動台灣為亞太產業鏈創新樞紐、高階研發中心為願景目標,並提出以扶植國家戰略型產業為出發點的招商規劃,透過六大核心產業政策進行更緊密的連結,以期在新興產業生態系上創造新的優勢。 

 

2020年被視為5G、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產業分水嶺,台灣應利用此波台商回台的機會,與美歐等終端市場國家、先進技術國家強化技術研發合作關係,設法提升國內研發與先進技術能量,與各生產國建立穩固、互惠的夥伴關係,並在先進製程上有明確的分工,同時應將目前以生產為核心價值的模式轉化為產業生態系的軟硬整合角色。總之,我國應把握此次全球供應鏈重組契機,以打造台灣成為創新製造、高值服務研發、專利與營運中心為目標。 

 

結語 

 

在美中對峙及新冠疫情蔓延下,台灣可謂面臨世紀考驗,無論是在美中對立下如何保有優勢、或是在供應鏈重整中取得降低產業衝擊、防疫與促進經濟之間的平衡,台灣面臨的處境遠比其他國家複雜,有賴於執政團隊以穩健執行力提出妥適政策因應。即便是政府採取的各項因應措施,也可能因當今法規限制或心態的問題而造成執行上的扞格,凡此種種都需要政府與產業、民間持續溝通、密切合作,釐清問題,對症下藥。 

 

疫情使全球化進程受阻,經濟區域化、產業碎鏈化情況加深,全球經貿短期難以回復以往運行軌道,但也催生了數位經濟。全球化可能與新科技結合,以另一種型態發展,這也是台灣產業轉型以及在新興科技供應鏈布局的機會,需要政府與產業持續共商對策。我國應以具有高度的戰略性思考盱衡情勢並擬定策略,強化經濟與產業優勢,保有我在全球供應鏈上關鍵地位。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