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各國供應鏈自主與台灣機會
正在加載......
各國供應鏈自主與台灣機會

589

全球供應鏈調整在美中貿易戰及COVID-19疫情之後,不管是在驅動力或是考慮的面向及角度上,都跟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供應鏈回流已經不單純是企業從成本的角度出發,政府也開始從國家安全或經濟安全等更高層次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希望可以達到供應鏈自主。本文首先分析各國推動製造業回流及自主供應鏈的驅動力,其次說明各國推動自主供應鏈主要面臨的困難及解決之道,最後則分析在各國供應鏈自主趨勢下,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文:楊書菲

 

 

全球政經情勢變化快速,尤其美中經濟對抗及COVID-19疫情對全球經濟與產業造成巨大衝擊。台灣與國際經貿及產業供應鏈緊密相嵌,無論是跨國企業投資布局調整,抑或是重要經貿夥伴之產業政策改變,對於台灣產業發展及台商供應鏈布局均有顯著影響。 

 

疫情讓跨國企業繼美中貿易戰後進一步加速調整供應鏈,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甚至以國家之力協助企業回流國內,我國亦採取類似的引導投資回流政策,其中以「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為核心。全球供應鏈調整在美中貿易戰及疫情之後,不管是在驅動力或是考慮的面向及角度上都跟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供應鏈回流已經不單純是企業從成本的角度出發,政府也開始從國家安全或經濟安全等更高層次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希望可以達到供應鏈自主。 

 

本文首先分析各國推動製造業回流及自主供應鏈的驅動力,其次說明各國推動自主供應鏈主要面臨的困難及解決之道,最後則分析在各國供應鏈自主趨勢下,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各國推動製造業回流及自主供應鏈的驅動力 

 

一、成本驅動 

 

(一)中國大陸等生產成本上升,海外生產效益降低 

 

過去數十年間,歐美國家由於勞動成本偏高,本國製造業只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多數製程委由代工廠完成,以降低生產成本。製程高度委外除了造成製造業產值占GDP的比例逐年下降外,在後續服務業與消費無法完全填補製造業的流失下,所得及就業機會大幅減少,並導致歐美經濟成長動能弱化。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以消費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頓失成長力道,在需求不振的情況下,美國企業大幅裁員,2009年失業率高達10%。美國總統歐巴馬遂提出「再工業化」(re-industrialization)政策及《先進製造業夥伴計畫(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AMP)》,以提升製造業的出口能力,確保美國在先進製造業的領導地位。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0年6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