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前瞻2024年中國大陸總體經濟

589

 

2024年由於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陸國內需求得到恢復,預計GDP有望從2023年的4.5%提升到5.0%。但各項指標的改善幅度都不大,經濟前景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如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和國際貿易緊張,將影響中國的對外貿易,而內外資企業為避免逐漸升高的政治風險,在「中國加一」策略下尋求多元化市場;以及內部方面,房地產、地方債和失業問題亦有待解決。在其政策未出現大幅變化的情勢下,經濟可能長期緩步下降。此外,人口老齡化、產能過剩、生產力全球價值鏈重組等,均限制其長期發展動能。

 

文:劉孟俊

 

 

 

 

2023年為中國疫後復甦的首年,近期所呈現的一系列現象顯示,其經濟復甦進程仍存在諸多挑戰。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見圖1),2023年第1季中國GDP較上年同期成長4.5%;第2季雖成長6.3%,但多反映2022年第2季受到疫情及上海等地封城影響下,0.4%低成長基期效應所致。而第3、4季則分別較上年同期成長達4.9%與5.2%,說明經濟已見底反彈,全年為5.2%,有效達成2023年的成長目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2024)(註1)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成長率預計將從2022年估計的3.5%下降至2023年和2024年的3.0%,意味著全球經濟面臨放緩的趨勢。這種成長減緩可能緣於多種因素,包括各國採取偏緊的貨幣政策、全球貿易走緩、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以及部分國家經濟結構問題未解等。 

 

然而,2024年全球通膨有望持續回落,且逐漸接近各國央行所設定的目標水準。全球通膨趨勢下降可能是因全球經濟放緩、商品價格的穩定,以及部分地區的貨幣政策效果開始顯現所致。儘管全球通膨有所回落,但美聯準會和歐央行等重要央行不太可能在2024年年中前開始降息。此意謂,全球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偏高,即,例如當前的俄烏戰事、以哈衝突與紅海危機等,全球重要央行仍將保持謹慎的態度,以防通膨再次抬頭。這也反映,各國政策擬定在刺激成長和控制通膨之間尋求平衡的挑戰。 

 

根據IMF(2024)的報告,全球經濟走緩和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加劇對中國經濟的可能影響。中國除面臨其結構性問題,如人口減少和生產力成長放緩,將對長期經濟成長構成挑戰。尤其,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可能影響中國的出口,進而對其經濟成長產生負面影響。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3年02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