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台灣產業破繭之道
正在加載......
台灣產業破繭之道

國際產業發展趨勢對我國產業結構轉型與投資啟示

一、產業發展

(一)提高對產業支配能力,因應產業價值鏈改變

我國產業傳統以代工製造為主,且經濟體過度依賴商品貿易,而商品價值下降已成趨勢,將國內產業之經濟行為推到最有價值的市場定位(up-market),強調提升經濟活動的價值,才能降低我國產業在這波國際產業價值鏈轉變的受損程度。

1、建立?絕對競爭優勢」,提高產業主控性

面對先進國家引導國內重要產業鏈朝一條龍式之轉變,我國產業深度嵌入國際產業鏈首當其衝,然而以「零組件」等中間財為主的生產模式對我國而言是相對內行的,因此以我國現有的能力與能量可以成為世界第一的產品來決勝負,是有機會發展在國際產業鏈中關鍵地位與不可替代性的。

為創造台灣產業的?絕對競爭優勢?,我們必須做我國很內行的事情,消除非核心、缺乏差異化的工作;我們從發揮群聚效應之傳統產業的發展途徑來看,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專注於小規模利基市場,在全球競賽中不參加規模競爭,深耕客製化,加上多屬於中小企業,如彈簧般的彈性,使其在各類型客戶間更能游刃有餘。

我國在「產業群聚」上具備全球第一的高度且獨特競爭力,產業應充分運用此獨特競爭力發揮對全球價值鏈的「支配力」,在全球競賽中不參與規模競爭,深耕客製化,專心將零組件生產技術做到最熟練,甚至努力找到市場規模雖小或仍不存在、且未被大型國際企業掌握的產品,或釦痚磞b此方面有機會在中間財市場擔任領導者,發展出「Taiwan Inside」之「掐著產業咽喉」的地位。

2、加強與日本產業合作,依據台灣產業既有比較優勢來強化經濟與產業的發展

日本面向亞洲市場的新轉變,提供我國產業同步升級的好時機,充分運用ECFA帶來的共伴效應,以及由中國轉向東協的兩大思維,與日本展開全新的合作關係,發揮雙方技術、通路、產能的互補效果;日本企業擅長從零件到最終產品的垂直整合模式,台灣企業善於水平分工的商業模式,雙方新合作關係將強調台灣產業的彈性與速度,協助日本企業將工業基礎技術發揮更好的產業化效果。換言之,我國應即刻掌握機會,成為日本共創解決雙方需求的最佳夥伴,利用擅長的核心技術來創造價值。

日本工商會在台日合作空間部分,認為可進一步推動在「電機.電子領域」、「服務事業領域」、「日本中小企業之海外拓展領域」等的合作:

(1)「日本電子機械品牌製造廠商與台灣組裝及主要零件製造廠商之企業合作」、「包含日系主要零件製造商與台灣同業間之代工、合資在內之策略合作」、「台灣IC或LCD等主零件廠與日系材料、製造.檢測設備製造廠商」之企業合作。

(2)推動資訊服務或數位內容領域之企業合作。

(3)無法獨自在海外發展卻具備高度技術能力之日系中小企業,與擁有中國及其他海外廣泛通路市場及高度商品化能力之台灣企業攜手合作,擴展海外市場。

(二)新能源技術應用成為帶動產業發展主要動力

台灣過去製造業與服務業的投資分配不均,且有形與無形資產的投資亦分配不均,故在追求規模經濟時,常造成資源的耗用與環境的破壞;過去資源耗用型的生產模式,將不利於國內綠色成長。

1、環保意識高漲,確實掌握潔淨能源、資源回收再利用、綠色節能運輸等綠色商機

過去企業主要是追求低成本、高效率、及時反應市場等競爭要素。而因應永續發展趨勢,企業亦需進一步注重綠色生產,不再消極降低伴隨企業活動而來的環境負荷,而是必須積極將環境議題視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契機。

各國發展的綠色能源內容、投資項目與策?互有?同,我國應從眾多項目中,依據適當的準則選擇出較具比較利益、或國際競爭力與發展利基的項目,作為優先投資之選。

2、提供相關金融補助與稅制減免,促進國內綠能產業發展

政府可提供綠色能源技術研發與設備投資之金融補助與稅制減免,且相關法規應修正以配合提供?融支援誘因,促進民間投資綠能產業;此外,新增重大投資案應以綠能產業及非能源密集產業為優先,並鼓綠能源密集產業採用最佳節能技術。

(三)軟體和硬體相結合,透過跨領域整合來提高市場進入障礙

台灣業者過去擅長硬體製造,硬體業者、軟體業者、資訊服務業者之間連結度極低,充分整合三方並提升附加價值,是台灣企業轉型的一大契機。

充分運用我國在電子資訊工業深厚的技術與生產能力之利基,積極進行跨領域整合提高其他產業與產品的價值,尤其是加速將高科技導入傳統產業,例如:運用資訊電子技術帶動機械產業發展工業機械人、半導體製程設備、自動化設備等;又,手工具整合電子資訊、感測技術、工業設計及金屬材料等,開發具有數位顯示、資料記憶、預設扭力、無線資料傳輸、輔助動力等先進功能之數位手工具等。


1 2 3 4 5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