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川普百日大計 台灣新機遇
正在加載......
川普百日大計 台灣新機遇

561

 政治素人、70歲企業家富豪唐諾川普(Donald Trump),在全球政經社會一片無知、不識之中,意外竄出,勝選為美國第45任總統,當然引起全球一片驚恐慌亂與股匯市直線墜跌的暫時性震盪。不過,祇要投資人回神定心、仔細檢視川普治國理念與政經發展策略,即可發現川普比起希拉蕊出任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領導人,更能夠振興美國經濟,穩定全球經濟格局及其未來成長前景。

  對於川普可能會將美國拖回到門羅主義或麥卡錫時代的所謂「新孤立主義」或「超級貿易保護主義」之疑慮者,則恐怕祇是對於川普治國抉擇「美國利益優先」、「對外偏執失當干預措施大放手大鬆綁」之戰略,過度解讀或偏執詮釋所致。

  依川普核心政經戰略的展望推演,反而對全世界經濟的安定健康、振作復起、對亞大區域經濟新興國家能免於繼續受到強權打壓、框限與抑制,都具有相當正面積極的良善意涵,值得全球自由開放市場經濟社會的樂觀期待。

  尤其是川普的「百日大計」,可以給予台灣產業經濟帶來新而有利的市場發展機遇,特別值得正視。

  川普在2016年10月22日賓州趙虪縝﹞蓿}宣告「百日大政綱要」(First 100 Days Outline Plan)所提列的五大財經政略措施,包括:大舉投入5,000億美元(合新台幣1.6兆元)基礎建設、擴大減稅促進內需投資與消費、對富人及企業大減稅、大力吸引製造業回流投資、翻轉對外貿易投資與移民政策等,對於台灣產業界,事實上,開展出不少新市場機遇,值得台灣企業家密切探索與積極用心爭取。

  在川普百日大計中,為台灣產業經濟界至少開放了幾個重要新機遇。

  第一,擴大基礎建設及平民減稅,對於振興美國內需市場的活力、實力與購買力,立即產生極大裨助,增加自亞太地區及拉丁美洲地區的進口貿易,應該是可以高度樂觀期待的。惟台灣產業經濟的品質競爭力與交貨承諾之履約能力,都優於其他亞太區域國家,在這一輪美國內需市場擴張機遇中,台灣較有先馳得點的機會。唯一的障礙是,迄今台美TIFA協定尚未完成談判回合;在關稅優遇方面,或酗斯M會相對遜色於南韓與其他東南亞新興經濟體。

  第二,針對「企業大幅削減營利所得稅」、「大力吸引製造業回流投資」,以及廢止「美國用水規定」與「清潔能源計畫」等法規,以消除製造業在美國營運障礙,應該有利於包括台灣為主的亞太區域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赴美直接投資。對於未來台灣製造業全球化,前進美國市場建立「親近市場的優先橋頭堡」策略發展,應該極其有利。

  第三,美國「強勢美元政策」及「超額QE貨幣量寬政策」的宣告中止,則亞洲區域貨幣競貶潮及股匯市迭迭波湧不定情勢,可以因此獲得戢止,對於包括台灣在內的亞太區域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之吸引外資大量投入,亦極有裨助。外資回流台灣,對於台灣製造業的升級進步與穩定經營,尤其具有更大更積極的正面價值。

  祇是兩岸關係迄仍不得改善,是阻攔這一新機遇降臨台灣的關鍵變數。蔡政府尤須特加重視應如何根本排除這一負向因素,乃能真正裨助國家經濟正向發展。(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林建山)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