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中國大陸經濟展望與影響

589

近日中國大陸Covid-19政策轉變,原定2023年6到9個月的逐步重新開放,轉變成以兩個月的時間加速度過社會全體免疫的階段。此意味著,中國大陸經濟正在經歷混亂,勢必面臨許多挑戰,我國需要謹慎掌握與面對。本文共分五節,首先聚焦展望中國大陸2023年經濟表現。第二節檢視2022年影響中國大陸經濟表現的影響面向;第三節整合相關研究,預判中國大陸2023年經濟與其相關影響面向;第四節根據2022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資料,分析中國大陸經濟政策與重點方向。最後於第五節研判經濟趨勢與重要的風險。

 

 

文:劉孟俊、鄭至涵

 

 

 

 

由於中國大陸Covid-19政策轉變,有需要重新審視其經濟的前景。與之前設想的北京將在國內重新開放之前加強其醫療防禦,然後放鬆邊境管制。原定的2023年6到9個月的逐步重新開放,轉變成以兩個月的時間加速度過社會全體免疫的階段。此意味著,近期經濟正在經歷混亂,但也可能是更強勁的成長反彈。中國大陸經濟已經艱困地進入2023年,大幅轉變防疫策略雖然提振市場對未來景氣的信心,但也讓社會穩定付出代價,公共衛生系統在感染激增下承受著巨大壓力。由於情況仍然非常不確定,任何預測都需要隨著情況的發展不斷重新審視。預計中國大陸經濟將在2022年成長走低,如在2023年走過疫情擴散最嚴重時期,預期其經濟將恢復成長動能。 

 

本文結構共分五節,聚焦展望中國大陸2023年經濟表現。第二節檢視2022年影響中國大陸經濟表現的影響面向;第三節整合相關研究,預判中國大陸2023年經濟與其相關影響面向;第四節根據2022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資料,分析中國大陸經濟政策與重點方向。最後於第五節研判經濟趨勢與重要的風險。 

 

2022年中國大陸三駕馬車成長動能走弱 

 

2022年中國大陸經濟內部陸續面臨國內疫情反覆散發、房地產市場疲軟、高溫乾旱引發電力供應短缺、政府財政收入缺口及民間投資不足等問題,導致整體需求疲弱;對外則有烏俄戰爭等地緣政治衝突引發的供應鏈紊亂及糧食、能源安全問題,帶動全球通貨膨脹情勢,更引發以美國為首的升息浪潮,使得全球經濟進入衰退,第3季全球貿易需求開始出現萎縮跡象。這些內外部不利因素制約著中國大陸2022年經濟表現,特別是在中國大陸清零政策下疫情反覆爆發,導致各地產業不斷停工停產、物流運輸受阻及消費需求下滑,對其經濟的衝擊最為嚴重。 

 

整體來看,2022年經濟成長呈「先降後升」的V型走勢,第2季GDP成長率因上海封控一個月,大幅下滑至0.4%;而隨著中國大陸政府在5月開啟一連串穩經濟措施,透過留抵退稅、加快專項債發行速度等財政政策,保護市場主體並帶動基建投資;透過穩信貸總量、降低融資成本及強化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等貨幣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道,2022年第3季GDP成長率反彈至3.9%;進入第4季後,中國大陸經濟仍面臨內需修復幅度有限,外需走弱壓力加大等問題。當前中國大陸政府企圖透過加快發展「擴大內需戰略」,促使轉換內需驅動經濟成長動能。 

 

中國大陸近三年低於成長趨勢浮現巨大的產出缺口,表現為多年偏高的失業率和持續的通貨緊縮。2022年11 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僅為 1.6%,核心價格幾乎沒有成長,而 PPI 自2022年 10 月以來持續收縮中。在通脹從最低點持續上升之前,國內需求可能需要強勁且持久的復甦,藉以吸收這些過剩產能。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2年02月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