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
泰州靖江 布局華中首選

574

泰州靖江不僅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國家船舶出口基地,近年來,更充分利用雄厚工業基礎及長江沿岸資源,依循「以港興市、產業強市」的戰略,規劃打造國際性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區域性現代物流基地,且迄今已成功形成大型船舶及海工裝備、汽車零部件、通專用設備及工程機械、電機電器等產業群,故泰州靖江是我台商企業布局華中地區搶占大陸長江沿岸市場的首選城市。

文:編輯部


靖江市地處江蘇省沿江地區的幾何中心,為江蘇省泰州市轄下縣級市,總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68.5萬,是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兩大區域發展戰略的交會地帶,亦是長三角城市群中人口少於50萬的Ⅰ型小城市、揚子江城市群的樞紐城市,連接著上海和南京兩大經濟圈。對外通過江陰長江大橋南連滬寧高速公路,北接寧通高速公路,一小時內可直達蘇州、無錫、常州等多個江蘇省地級市;一小時內可達無錫碩放、揚泰機場,兩小時內可達南京祿口、南通興東、上海虹橋等機場。全市轄下計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開發區(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在中國大陸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中排名第25位。

港口工業城市

該市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國家船舶出口基地、全球最大船用錨鏈、海工系泊鏈生產基地。擁有優質長江岸線52.3公里,其中深水岸線35公里,生態岸線10公里。市境內靖江港於2012年獲批為中國大陸國家一類獨立開放口岸,其中已建成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50個,尚未開發岸線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8-10個,並備有全江蘇省首個沿江岸電系統,是長江北岸首個縣級億噸港。

雄厚工業基礎

近年來,該市充分利用雄厚工業基礎,以長江岸線資源的優勢,依循「以港興市、產業強市」的戰略,規劃打造國際性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區域性現代物流基地,截至目前已成功形成大型船舶及海工裝備、汽車零部件、通專用設備及工程機械、電機電器等產業群。

船舶和海工製造方面,該市造船年產能達到1000萬載重噸,2016年造船完工量549萬載重噸,占中國大陸總量的15.6%,及江蘇省總量的36.7%;汽車零部件生產方面,汽車鎖、傳動軸、裝飾件等市場占有率為大陸第一,大型車身鈑件占大陸市場達20%,商用車煞車占大陸市場達33%;通專用設備及工程機械製造方面,重點發展堆高機、牽引車、裝載機等產品,是大陸化工泵浦的重要生產基地,部分冶金機械配件及液化石油鋼瓶占大陸市場達55%以上;電機電器生產方面,年產3,000萬台家用微型馬達、1,000萬台特種馬達、1,000萬台中小容量普通馬達和電機控制組與應用四大類產品群。

該市亦致力推動企業品牌、品質建設,引導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其中三江電器和大中電機在微型特種電機行業占有率位居市場前列;亞星錨鏈是世界最大海洋系泊連生產企業;賽德力製藥機械占大陸市場達35%;皓月汽車鎖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汽車鎖製造企業,連續18年銷售量占據市場第一位。

多元資源匯聚

靖江作為中國大陸國務院最早批准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一,近年依循中國大陸中央「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在走出去方面,先後與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合作,其中包括與美國密西根州奧克蘭郡、德國巴伐利亞州安斯巴赫市結為友好城市;在引進來方面,美國、德國、英國、芬蘭、荷蘭、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已先後在靖江設立獨資、合資企業近200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6家。

該市基礎教育亦一直位居中國大陸縣級城市領先位置,先後獲評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市等頭銜。2014年5月,更引進以工科為主的常州大學懷德學院,成為蘇中蘇北地區第一家擁有本科院校的縣級城市。

生態綠色宜居

靖江之美,美在生態的清爽宜人。該市享有中國大陸「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的稱號。(千年鐘樓四眼井照片)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低碳經濟發展的理念出發,對市域水源保護地、長江水域及沿岸濕地、馬洲島、孤山風景區、濱江風景區等生態功能區域進行重點保護和建設。在加大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的同時,該市秉持「沿江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基調,將沿江打造成為綠色發展的試驗區、綠色產業的群聚區、綠色生態的風景區,啟動沿江綠色發展規劃,現已完成岸線利用調整和生態保護區域劃定工作,以 “三個1/3”(綠色發展1/3、開發性保護1/3、不開發1/3)的紅線區,建立閒置岸線退場機制。

該市並提出「大江翠玉、綠潤馬洲」的政策主軸,不斷拓展綠化城市空間。三年來,靖江市充分利用江、河、路、橋等自然條件,擴大全市綠地面積,城市綠化覆蓋率升到42.28%,每人平均享有公共綠地面積達14.35平方公尺,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河濱景觀,市境內平均每步行300公尺即可見到綠色景物、500公尺即有一個綠化公園,其中包括人民公園、馬洲公園、西郊公園、天水公園、東湖園、戲魚墩公園、牧城生態園等7座大型綜合公園。

邁向協同發展

隨著揚子江城市群的建設,靖江正向更高層次、更大範圍的區域融合、協同發展之路邁進,企圖打造成為江蘇中部強而有力的南北傳導樞紐。在產業融合上,靖江一方面高度協同,強化「三個接軌」目標,積極融入上海、蘇南產業發展,主動契合靖江港口和製造業基礎,使其具備良好產業發展前景;深度參與上海自貿區和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其次透過自由的資金與人員流動,推進企業與其他地區的科教資源、金融資本及資訊技術合作。另一方面是推行「兩個基地」政策,突顯其裝備製造產業見長的特點,提升產品層次、品質水準、品牌價值,目標將優勢產業變成強勢產業,最終成為區域中的高端裝備製造基地。

承吳越之風,仰浩然之氣;匯南北精華,融江山萬里。靖江確實是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文明城市,其優越的區位條件、厚實的經濟基礎,及良好的發展前景,對於有意進一步開拓華中地區長江沿岸市場的台商企業,其是不可忽視的明日之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