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無形資產運營與評價
正在加載......
無形資產運營與評價

575

為使國內相關業者能適時因應國內外評價環境之衝擊及發展趨勢,工業總會與會計師公會全聯會、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特共同舉辦「2017企業智財?創新台灣—企業暨無形資產評價實務論壇」,會中邀請相關主管機關代表、評價實務經驗豐碩的會計師,以及專利等無形資產運營專家,解說政府第一手的無形資產評價機制有關政策與作為,以及分享企業暨無形資產評價實務經驗。礙於篇幅,本文僅就法律環境建制及無形資產評價現階段阻礙兩方面進行彙整。

文:吳信憲


根據美商Ocean Tomo在2015年對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市場價值的統計資料顯示(每10年統計一次),企業市場價值中無形資產的比重從1975年的13%攀升至87%,顯見產業創新及經營型態的轉變,導致企業價值的評估,已由傳統經營型態之有形資產,逐漸轉型為專利等智財無形資產。而立法院於去(2017)年11月22日總統令公布「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將強化無形資產評價機制,同時搭配金融投融資等措施,加強研發成果流通與無形資產籌資能力,提升產業技術能量與競爭力,並扶植新創事業,活絡更為健全的產業投資與創新環境,以協助產業升級轉型。另因應我國自今(2018)年1月1日起適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IFRS 9),採「公允價值」衡量及揭露,無形資產於原始認列及評估減損時應考慮交易價格及可回收金額之衡量,不僅是會計部門外,對投資及智財管理等有關部門亦將產生相當影響。

為使國內相關業者能適時因應國內外評價環境之衝擊及發展趨勢,工業總會與會計師公會全聯會、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於去(2017)年12月20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101廳共同舉辦「2017企業智財?創新台灣—企業暨無形資產評價實務論壇」,邀請相關主管機關代表、評價實務經驗豐碩的會計師以及專利等無形資產運營專家,解說政府第一手的無形資產評價機制有關政策與作為,以及分享企業暨無形資產評價實務經驗。

國內無形資產評價體系的「五缺」難題

本次論壇揉合專利智財及會計財務兩大專業領域議題,在無形資產評價方面規劃「產創條例強化智財流通之無形資產評價機制介紹」、「回顧與借鏡國外專利運營生態鏈」、「專利技術品質與價值評估」,以及「(無形資產)智慧財產權評價」等議題;而在財務會計方面則有「會計師執行評價業務之際遇與挑戰」、「如何因應財務報導目的之評價」,以及「IFRS 9下之未上市櫃公司股權評價」等議題,希冀讓兩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增進對彼此的了解,藉此凝聚共識並戮力推動無形資產運營生態鏈在國內的發展。礙於篇幅緣故,本文以下僅就法律環境建制以及無形資產評價現階段阻礙兩方面進行彙整。

無形資產運營生態鏈的建構並非一蹴可幾,友善法律環境的建制更是重要基礎,正如同經濟部工業局知識服務組陳國軒科長在論壇上表示,產創條例修正案業經公布實施,而現在當務之急就是擬定相關子法以完備配套措施,包括「無形資產評價基準暨評價資料庫之建置與管理辦法」草案、「無形資產評價人員及機構登錄管理辦法」草案等,顯見政府已清楚認識到如果不把握此一契機,將無法提升未來在國際資產評價市場的競爭力,更遑論值此知識經濟的全球趨勢下,如何有效將智財等無形資產轉化為企業獲益。

然不可諱言的是,現階段從銀行財務的觀點來看,「無形資產」仍難與「智慧財產權」產生高度連結,正如立達會計師事務所趙哲言會計師所言,無形資產屬於經濟上的概念,相對於有形資產而生,泛指任何無實體,但能為企業創造收益的資產;亦即,若智慧財產權不能創造獲利,也僅是名義而非實質上的資產。然查目前無形資產的評價方法不脫成本(資產法)、收益法與市場法三種,雖在實際操作上,仍然得視無形資產所屬領域和使用狀況而定,但對於專利權這種需具備高度專業知識才能進行評價的無形資產,更是一大難題,且三種方法使用時也難免會產生偏差。金管會證期局會計審計組副組長尚光琪在論壇中解釋,像是採用收益法時,要注意未來現金流估算依據是否合理、評價採用的方法是否前後一致、財務預測的期間是否過長等;至於市場法,則需注意可類比標的選擇是否適當、交易資料庫是否過時等問題。而在後端連結金融體系方面,雖新修產創條例第12條中有規定智慧財產於流通運用時應由依法具有無形資產評價資格或依第13條登錄之機構或人員進行評價,試圖由政府帶頭引導出法定評價業務並將評價成果彙整成資料庫,同時配合推動無形資產投融資、證券化交易、保險及完工保證,提高金融機構融資意願,惟後續成效如何仍有待觀察。

綜上所述,國內無形資產評價體系仍處於起步階段,法規的修訂僅是發展過程中的基礎環節,眼前仍有「五缺」的難題亟待克服,包含:缺乏統一主管機關、缺乏無形資產評價基準、缺乏評估參考資料庫、缺乏具公信力之評價機構/人員,以及缺少藉由無形資產取得資金之管道等,可謂任重而道遠。值此全球投資併購浪潮,企業競逐獲取優質專利等無形資產,如何借鏡先進國家有關無形資產運營生態鏈,推動國內智慧財產戰略發展,實為未來政府不可忽視之重要課題。(作者為工總智慧財產權組資深專員)



gotop